第三十九章 注灵(一)第1/2段
张策听了余弓匠的话,有些愣,怎么弓力一会用斗一会用斤的,还有这箭头重量是怎么回事。
阚致远看出张策的疑惑,道:“军中战弓,皆用斤来计弓力。”
余弓匠也开口解释道:“民间因各人制作方法不一,规制不一,对弓力的称呼多用斗来计。但军中的战弓,却都是以斤计力。战弓者,凡四等,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和七十斤。”
他拿了两支箭矢,一起递给张策,接着道:“弓力不同,用的箭也不同,主要是重量上,弓力越大,箭矢的重量也要跟着增大,否则容易损坏弓身。”
张策第一次听说弓和箭还有这些讲究,先把弓交给张末拿着,接过余弓匠递来的两支箭,双手各拿一支掂了掂,又换了下手再掂了掂。虽然重量差别很小,但仔细分辨,他还是能掂量出轻重差别。
放下轻的箭矢,抓上五支重的,把弓拿过来,张策道:“走,去试试箭。”
众人跟在身后,张策边走边问:“这六十斤的弓已经有四尺多长,七十斤的弓怕不得有五尺?”
余弓匠道:“此为直木弓,弓力越强弓身越长,老汉见过最大的百二十斤弓,长有六尺。曲弓则不然,比直木弓要短些。”
六尺差不多有两米,张策好奇道:“有多少人能用这百二十斤的弓?”
余弓匠摇头道:“此为力弓,即便在军中亦是千中无一,不说能用,仅仅角力之时能把百二十斤弓拉满的,整个大明军中也找不出多少人。”
张策心道:“这老汉说的,那是以往的老黄历了。这六十斤弓,我用着还是很轻松的,再用灵气强化肌肉一段时间,待力量涨到能拉起千斤重量以后,再去用那百斤的弓,想来也就不困难了。”
来到临时靶场,张策站在五丈外,他是新手,只在昨天跟余小三学会了如何使用,站得太远怕是连箭靶都摸不到。
虽然他的力量是整个营里最大的,但力大可不代表箭术水准也跟着高超,不经过一定时长的训练,只能说会用弓,但连熟练都谈不上。
一连五箭,不是高出就是偏离,张策也不气馁,亦不打算叫余小五和余小三过来指点。
他把弓交给张末拿着,自有衙役跑去木板那里拨箭。
余弓匠瞧见那木板靶子,道:“木板太伤箭头,箭靶还是用干草编的为上。”
张策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他完全是个门外汉,哪懂这些,便叫阚师爷记下,差人去办。
试拉了几下弓,张策便开始问他最关心的问题了:“余老匠,我想做一些弓,但是什么材料都没有,全都得由你去准备,人手和所需材料,只要能采办到的,我都供应给你,你看看你们叔侄二人,一个月能制几张弓出来?”
余弓匠道:“制弓主要时间都花在备料上,材料充足一天就能制出几张弓来,材料不足就要看能采买到的材料成色如何,倒不敢随意断言,以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