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护送第1/2段
去年张策把除去留种后的近十石磨成了玉米茬用来煮饭和粥,味道确实不如米麦好,但把玉米磨成粉后,制成的饼和玉米面制品,却意外地受到了营兵的喜爱。
不过去年剩余的玉米量不多,只让他们尝了个鲜,今年的收成里,张策只打算留下五千亩的种子,其余的都用来充当营兵的调剂口粮。
这一季作物张策不打算用粮食支付工钱,不管是稻子还是玉米和花生,现在银子够用,全部都直接用银子支付,一亩四钱,三种作物四千五百一十八亩共计支出一千八百两。
庄稼收上来后,除了采摘、收割的农户外,整个洛县最忙碌的就数张策、徐介和崔庆昌了。
六月需要继续种植,就要他们三人抓紧时间去改良作物种子。
六月种植的作物中,烟叶要种植五千亩,种子共五百斤,不到五石,由于环境中的灵气不够,烟叶种子的生长极限未被完全发挥出来,但为了防止种子退化,需要用改良种子的十分之一灵气去巩固烟叶种子。
稻子预计要种植一万亩,种子需要一千二百五十石,需要对种子进行二次改良,这是消耗灵气的大头,目前张策三人主要的精力就是放在改良稻种上面。
玉米种植五千亩,种子需要二百五十石,需要进行二次改良。
花生种植三百亩,种子需要七十五石,九千斤,同样需要进行二次改良。
拥有将近半年的灵气积累,三人丹田中的灵气要改良这些作物种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赶在六月之前,把这些种子改良完成,进入六月后,农户们就都再次欢天喜地地去种地了。
这对农户来说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毕竟按照这个进度,能赶在十月时种上第三季,那么他们每年就能从一亩地里拿到至少一两多银子。
在以往,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北方一年种三季,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张策完成了所有种子的改良和巩固任务以后,因为前几季积累下来的经验,县衙里负责这一块的吏员和衙役已经对种植流程非常熟悉,他便不再去管这些琐事,全部交给相关的吏员和衙役去安排与监督。
张策又回到了每天待在演武场的生活,这种他最熟悉也最喜爱的生活方式。
由于官田基本被收回,其他民田又大多掌握在士绅豪族手中,张策连无为而治的心思都不用起,洛县需要处理的日常事务少之又少。
官田收回,民田由士绅们自己解决,政务本就不多,如今四处乱哄哄的状况下,连朝廷都已经快被孤立,更别说一个县城,为数不多的政务最多到达崔庆昌和阚致远那里,二人把事情处理完毕后,写着文书再呈给张策看。
张策也不担心两位师爷会架空他的权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阴谋诡计都如同泡沫一般,只需要吹一口气,就会破灭。
更何况现在二位师爷都与他利益相关,而且从接收到的情报和信息来看,未来出现动乱的可能性越来越可预期,二人更不可能与张策产生利益冲突和权利争夺。
主事厅正堂。
“刚派了刺客刺杀我,现在又光明正大地想要安插一颗钉子进洛县,看来这个巡按御史是高高在上惯了,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张策在正堂中间踱着步子,对正在看公文的崔、阚两位师爷发表了对陈钰的看法。
崔庆昌看完公文,递给临桌的阚致远,道:“陈按台这是暗谋不成,要来阳谋了,毕竟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道义上,他都是占着理的一方。”
张策不屑道:“他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想玩这一套?朝廷的法令都出不了京城,更别说地方了。何况如今地方上势力林立,比如大同,明面上是两方派系,但私底下都是各自拥兵自重,哪还有人理会这些行书公文。”
崔庆昌道:“话虽如此,但大义名分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有用的。现在洛县钱粮状况已经好转,而且按形势来看,钱粮状况将越来越好,明府是不是该考虑增加营兵数量,增强洛县的整体实力了?”
阚致远也看完了公文,放在小几上,道:“不错,明府是应该想想这个问题了。”说着,他看了眼崔庆昌,见崔庆昌点头,接着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和崔先生都在讨论一个事情,昨日始得出一致的看法。”
张策好奇道一颗钉子进洛县,看来这个巡按御史是高高在上惯了,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张策在正堂中间踱着步子,对正在看公文的崔、阚两位师爷发表了对陈钰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