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就是京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吃了这一顿所谓的大餐也没有花多少钱,一钱都不到,马萨付了一两银子,那酒楼掌柜是一个老板娘,找了好几钱,拿在手里都嫌重。

  “对了,你们这里有客房吗?”马萨问道。

  “有有有,楼上的客房多着呢,客官你想住几天?”

  “先住两天吧。”

  “一共三钱,另外请客官您出示一下通关文牒。”

  马萨把已经装进行囊里的钱又掏了出来,这里住宿价格也没有马萨想象中的贵,也幸亏马萨把通关文牒一直贴身带在身上,不然真的连客栈都住不了了。

  办好了“手续”之后,又换了一个店小二,热情的领着马萨上了楼。还别说,这京城里大酒楼的服务是真的好,走过长廊,马萨在小二的带领下进了这间客房,进屋的一瞬间,马萨觉得自己身心愉悦,虽然这间客房也算不少特别豪华,但是住宿的环境也算相当不错了,该有的物件也一应俱全,而且还有一个大露台,过去就能看见楼下热闹的街景。

  看看房间里的陈列,除了一张精致的雕花床,不远处还摆放了一张圆形的桌子,至于那桌子是什么材质,马萨也不知道,只觉得那圆桌看上去还挺上档次的,而且屋里放了几个瓷器的花瓶作为装饰,花瓶上的花纹也精致的很,要是离店也可以把花瓶带走就好了,这在威尼斯可算是稀罕物件。

  马萨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初才进入明朝境内的场景,一片全是荒漠,天天刮风沙,住的客栈也十分破旧,除了嘎吱嘎吱响的床板,屋里就没什么物件了,对比起来,住这京城的中的客栈,可以说是如神仙般的日子了。

  马萨来到了阳台上,和西北比起来,这里的天是这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新,怪不得当初朱元璋要把明朝的首都定在如此养人的城市中。

  稍微歇息了一会,马萨也决定出去好好逛逛这个繁华的城市。

  也许威尼斯已经是很大的一座城市了,但应天府可要比威尼斯再大上个好几倍,此时这座城市里的人口就已经有七十万以上了。并且在京城之中,城市规划也是井然有序,城东也就是皇城的所在地,那里更是整个明朝的政治中心,而城北就是军事区域,很多的军营就驻扎在那里。

  并且此时的应天府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光是城门就已经有十三座了,东边的是朝阳门,南边有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西边有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在北边还有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四个城门。而且除了这十三个内城门,应天府还有十八个外城门,一个城市连城门都要建这么多,可见这个城市有多大了。

  除了军事区和政治区,工业区商业区以及居民区大部分都在城中,这个区域东起大中桥,西至三山门,南自聚宝门,北抵北门桥。

  功臣、官僚和其他贵族的府第多位于城南和城中。像大将徐达的府第,就在城南的瞻园路,由于他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也通称为“中山王府”。据说中山王府的西边原有一座大牌坊,是明太祖朱元璋特地为徐达建造的,坊上题有“大功”二字。但是,另外两个功臣吴侦和吴良兄弟很不服气,就乘酒醉时故意把题榜打碎。后来,徐达又在东边造了一个牌坊,与“大功坊”遥遥相对。

  还有城中部偏东的“常府街”,是明朝第二名功臣常遇春的府第,由于他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因此又称“开平王府”。常遇春曾经带兵追逐元顺帝直到开平,现在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在内蒙古,所以他的功劳很大。朱元璋特地在今杨公井附近造了一座花牌楼来表彰他的功绩。还有城北的“邓府巷”和城南的“信府街”,分别是功臣邓愈和汤和的府第。

  另外虽然是在明朝,可城中的学校词庙也不少,除“应天府学”设在了夫子庙外,多数集中在鸡笼山麓。如当时的国立大学——“国子监”,因为在国子监读书以后,可以成为“贤人”,所以这一代就叫成贤街。

  而功臣庙、历代的帝王庙、关羽庙、城隍庙、真武庙、蒋王庙(祭汉代秣陵尉蒋子文)、卞壸庙(祭东晋忠臣卞壶父子)、刘越王庙(祭南唐大将刘仁瞻)、曹武惠王庙(祭北宋大将曹彬)和元福寿庙(祭元末守金陵死难的大臣福寿)等都建于鸡鸣山南,通称为“十庙”。而应天府作为明王朝的首都,也展现,是明太祖朱元璋特地为徐达建造的,坊上题有“大功”二字。但是,另外两个功臣吴侦和吴良兄弟很不服气,就乘酒醉时故意把题榜打碎。后来,徐达又在东边造了一个牌坊,与“大功坊”遥遥相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