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古老的制冰术第1/2段
第二天一早马萨就上街去了,街上叫卖的人很多,卖的东西也各种各样。卖菜的就更多了,马萨走到一个摊位前说要把所以菜都买了,摊主也高兴,买菜这种小生意,平时都是几文几文的挣,这下一下来了个大买卖。
来到中国这么久,马萨也学会了高超的还价技术,但是这样马萨也没有把价格砍得很低,自己也过过苦日子,所以他也是深知这些普通劳动百姓的不易。
谈好了价格后,那买菜的大伯直接收拾摊子,拉着着板车就跟着马萨去了,说是要送货上门。
那大伯看上去是一个老实人,憨厚,话也不多,也没有听说过“马萨的店”但看这位“大客户”在人群之中也实在是特殊,虽然和其他百姓一样穿着普通的衣服,但这身高,这长相,也实在是特殊。
“敢问您怎么称呼?”买菜老伯终于忍不住问到。
“叫我马萨就好了。”
“看这样子您一定不是中原人吧,那是从哪来的呀?”
“当然不是中原人,我是外国人,来自很遥远的西方,那里有一个叫威尼斯的地方,我就是从哪里来的。”
别人好奇马萨的身份,马萨自己也愿意说,这一路上,马萨就说了不少自己的趣闻,可这还真把那憨厚的老伯听的稀里糊涂,一个地道的京城人,没出过什么远门,更不可能去过像马萨这么多的地方。
一会就到了家门口,可也没有说什么话,马萨让老伯把菜放好,也按数付了老伯的菜钱,那老伯也高兴得笑呵呵。
不过自从那个老伯离开以后,以后的几天里,自家的宅子也热闹了不少,时不时会有人“咚咚咚”的敲门,这来的也不是什么熟人,打开门一看,都是挑着扁担里面装着满菜的小贩,还有的人直接拉着一大板车过来。
马萨看着这些买菜的人,也是知道他们的不容易,送来的蔬菜也都全部买下了。
但是有时候好心也不一定能做出好事,渐渐地,马萨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买菜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地上墙边也摆的全是蔬菜,就光目测,这些菜也塞不进那几十个坛子里呀,看来以后也还要多找几个帮手了,腌这么多的菜,一个人哪忙的过来呀,开属于自己的店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夏天了,天气也热的很,在外面站一会背都可以湿透,但是腌制腌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放在阴凉通风出几日子,才新挖不久的地窖里也满满的全是各种坛子,放不下的只能放在屋里了。
“这天可是真的热,虽然穿着丝绸的衣服,但还是热,真怀恋有空调的日子,这个天气下,要是能有冰淇淋吃就好了。”唐叶箐边摇着蒲扇边说。
“你说的冰淇淋也是用奶油做的吧?”
“对。”
“那简单,我觉得在夏天想做冰淇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哟?也许意大利冰淇淋的做法和这里不一样,但是没有冰这么能做出冰淇淋出来呢?”唐叶箐提出了质疑。
“我没来中国的时候就有看过一本书,上面说中国是最早制冰的国家,一开始就是在冬天的时候把冰放地窖里保存起来到夏天再用,一般只有皇家贵族才能这样用,现在明朝应该也很普及了吧。到后来发现了生产火药用的火硝溶于水的时候大量吸热,可以使水降温结冰,所以后来人们就开始使用冰做一些东西,就如冰棍之类的。”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好像是在唐朝的时候就知道了用硝石制冰,以后也再一直改进技术。”
“对!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到了,用火硝石可以制冰!既然有了这个技术,但为什么在夏天我都没有看到京城中哪里有卖冰的?”
“是你没有看到有卖的吧,但这也不重要,只要有火硝石我们就可以制冰了,有了冰就有了各种冷饮,这夏天也能好过些了。”
说做就做,反正等腌菜腌制好还用好几日的时间,硝石还是比较容易得到的,但冰淇淋主要还是用鸡蛋和牛乳制成的,光打鸡蛋这一项要手工打的话还真能打抽筋,打的不彻底的话就制作不出好的冰淇淋,想想制作冰淇淋的方法,这东西还是自己琢磨自己吃吧,想要出去叫卖,那还是算了。
虽然马萨也知道,制冰的技术很早就有了,但想想也有些奇怪,在京城这么长时间还,真没注意到哪有卖冰的,不知道不代表没有,问了好几位老者,果然,在城东的确是有那么一个制冰厂,而且这制冰厂主要还是为皇宫服务的,一般的平民就算是有钱,那也买不到冰。
一路找了过去,还真如自己说的那样,他们这里主要的制冰工具就火硝石,制冰厂的规模不小,虽然要供应全城,但冰的价格可不便宜,虽觉得夏天的时候在制冰厂干活很爽,但见在这工作的劳苦百姓,无一不是汗流浃背,皮肤黝黑,看上去也是辛苦。
找到了厂主,和人家可是沟通了好久,听听马萨在京城里的故事,那厂主还真的知道,他还去第一楼吃过西点呢,厂主就给了马萨一个面子,给了他几块硝石,钱术,但为什么在夏天我都没有看到京城中哪里有卖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