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玉剑书生第1/3段
忽听哀嚎之声由远及近,官道上突然现出大队人马。中间乃数十名舞象之年的少女,个个披头散发,浑体只剩几缕遮羞之物,手脚皆用铁链绳索锁住串成列队,跄跄踉踉着被迫前行。周围步兵马卫百多余骑,不时扬鞭抽打驱赶。
为首之人乃元军一名六品黑脸校尉,手持牛皮酒囊畅饮两口,喝道:“快走快走,休要哭哭戚戚,耽误路程,爷爷生火将你烤熟作下酒菜!”
那少年怒目圆睁,道:“恩公,我去救她们!”中年儒生忙道:“且慢,不妨先暗中追踪,等到一处偏僻所在,到时见机行事。”少年一掌拍在树干上,直震得枝叶沙沙作响,道:“暂且作罢,教他们多活几个时辰。”中年儒生道:“小子,你唤作什么名字?”少年闻言略怔,遂毕恭毕敬深施一礼,道:“回禀恩公,晚辈姓蔡名灭达。”中年儒生点了点头,道:“灭达,灭除达虏!可见蔡王爷丹心耿耿,时刻未抛复国之志。”言毕,顿了顿又道:“我欲将你改为叶姓,能否答应?”少年惑然不解,道:“恕小子愚钝,不知恩公此举何意。”中年儒生道:“前日卧龙山一场恶战,蔡王爷英勇就义。朝廷绝难善罢甘休,定会派兵到处缉拿义军余部。为保全你的性命,实属迫不得已而为之。”
少年傲首而视,道:“多谢恩公,小子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中年儒生和颜悦色,道:“壮烈!想替令尊报仇吗?”少年咬牙切齿,道:“家仇国恨,至死不忘!”中年儒生道:“那便听我一言,暂时委曲求全。”说着话,并指连点刘景周三处大穴。少年面露诧异之色,道:“恩公做甚?”中年儒生道:“救人。”少年更加愕然,道:“恩公,刘将军没死?”
话音刚落,却见刘景周缓缓长吁了口气,双目开启,挺身从地上坐起。少年先是一怔,继而噗通跪下捉住他的手,道:“刘将军,你活过来了?”刘景周茫然若迷,道:“怪哉,少主为何在此,难道也遭受元军毒手,与我同赴阴曹地府?”少年喜极而泣,道:“刘将军这厢来看,是叶恩公救下我们。”刘景周这才发现中年儒生,旋即不迭叩首,道:“多谢义士!”那少年同之磕头,道:“多谢恩公。”
那中年儒生抚髯含笑,道:“举手之劳,勿须多礼。”刘景周站起抱拳,道:“在下乃蔡王爷麾下大将刘景周,请教义士尊姓大名。”中年儒生道:“区区无名小辈,姓叶名风舟。”刘景周大吃一惊,道:“义士便是江湖人称玉剑书生,雁荡十六卫幕师亭亭主叶风舟么?”叶风舟颇感意外,道:“将军何出此言,莫非认得在下?”
刘景周复推金山、倒玉柱纳头而拜,道:“探事亭兵都卫卫使刘景周,参见叶亭主。”叶风舟道:“怎么,你是雁荡刺卫?”刘景周道:“正是,小人乃赣州分亭兵都十七卫使。”叶风舟道:“两位请起。”刘景周道:“请属下斗胆,敢问亭主如何得知蔡王遇难?”叶风舟道:“说来话长,那队人马渐渐走远,我等立刻赶上去,沿途细细详谈。”言毕,顿足腾空射去。刘景周道:“遵命!”牵住少年手腕紧随其后。
秋风瑟瑟,细雨靡靡。
三人山林之内若隐若现,紧盯那队押解人马。
蔡灭达好生奇怪,道:“叶大侠,我眼睁睁瞧着刘将军弯刀一横,脖颈血迹斑斑,怎生又活过来了?”叶风舟神色歉然,道:“我用树叶封住他的肩井穴,刘将军只是割破皮肤。说来很是懊恼,如能早些时候赶到,不仅能救出你们二人,蔡王也不至于命丧黄泉。”刘景周道:“天意如此,叶亭主不必怅然。”叶风舟道:“五日前,月英宫探子禀报,元廷调动两浙路大军,急往南边进发。我臆度许是前往赣州府围剿蔡王,遂下山驰援,孰料昼夜兼程,还是晚来一步。”刘景周托辞分忧,道:“此次围剿,朝廷调集枢密院和江浙路三方人马,其意惑而不祥,何况江西路义旗众多。”叶风舟道:“倘能驱除鞑虏,救黎民于水火,我月英宫上下数百名教众,早将生死置之于度外。”
刘景周小心翼翼,道:“禀叶亭主,属下另有要事相托。”叶风舟道:“但说无妨,可与灭达有关?”刘景周道:“正是,前日卧龙山一战,义军寡难敌众,蔡王爷尚不知生死。待救出那数十那队人马渐渐走远,我等立刻赶上去,沿途细细详谈。”言毕,顿足腾空射去。刘景周道:“遵命!”牵住少年手腕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