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临阵授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小星高声嚷嚷,道:“徒儿,这厮使得乃西域十六路直刀法,你须施展轻功,与之巧妙周旋。”叶风舟道:“此人外功精湛,高出之前三者许多。”诸葛小星恫疑虚猲,道:“适才丰遥遥已拜你为师,倘若有个三长两短,莫说区区鄙视,丰子昌那老疯子也会找你拼命。”冷小宛随声附和,道:“夫君,眼下光景,毋论他是否丰子昌之子,你也不能袖手旁观,何况此子天资聪慧,乃可塑之才。”

  叶风舟长叹了口气,道:“作罢,在下便卖你和老疯子一个情面。”旋臆度二人招式,旋声如洪钟,道:“遥遥,你仔细听了。碧雪剑法源自于道教《玉皇真经》和《紫薇玄经》二藏,其中有注曰:泯外则不用强制防治外尘之干扰,而外境自泯,外泯则内景之中体自见。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执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则须配合八卦五行以规其中,复以中为玄牡之门,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窍为千古不传之圣窍与道窍。守之可应天地之中与宇宙之中,得到人心与天心合一、及人心与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万千也。”

  诸葛小星口出不逊,道:“你只顾唠唠叨叨些什么,告之如何破敌便可。”

  叶风舟早知玄机书生豪迈不羁,当下置之一笑,接道:“人之心无时不动,动则散乱,而万念纷飞,幻想交织,无时或静。动一分妄念,则损一分真气。多一分清静,即添一分元阳。欲得其本心,全其阴阳,则须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动,万念俱止,心寂则念自止,念止则心自寂......”

  诸葛小星迫不及待,道:“傻徒儿,你师傅是教你剔除杂念,一招一式随心所欲,切勿有意而为之。”丰遥遥听言深吸了口气,场中步游八卦,刀来剑格,慢慢减缓攻势。叶风舟大树下倒背着双手,道:“既然机缘如此,在下索性大方一些,将十几年所创绝学,悉数传授于你。免得老疯子日后相见,拿话嘲讽。”诸葛小星深沉一笑,道:“这便是了,你那劳什子技艺能带进棺材里么。”

  叶风舟朗声娓娓,道:“所谓无双剑法,共有三十七式,是我等十余年潜心钻研,由三世七拳演变而来。诀曰: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内外如一。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罄,海阔天空。虎啸猿鸣,煅炼**。水静河清,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神充气足。”丰遥遥宝剑使招“拖泥带水”荡开弯刀,匆匆回眺一眼,道:“师傅,如何方能随心所欲?”言下之意,显然已认归门墙。叶风舟心下禁不住一喜,道:“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地心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要先知人,恐失于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后董劲然也。”丰遥遥攻势骤然大变,出招看似虽平平无奇,却每每正击敌人破绽,恰到妙处。

  诸葛小星由衷夸赞,道:“嫂夫人,老夫尚有些自知之明罢,若单论武功修为,绝非你家船夫对手。”冷小宛听得如坠烟雾,道:“诸葛先生,何谓我家船夫?”诸葛小星摇头晃脑,且振振有词,道:“舟也,江上使楫行船也!叶兄名为风舟,他不是船夫又是甚么?”冷小宛琼鼻冷嗤一声,道:“倘如此说来,诸葛先生却乃天上星宿矣?”诸葛小星对其嘿嘿一乐,道:“非也非也,区区乃红尘地煞星,专克蛮夷鞑虏,见之格杀勿论。”

  冷小宛若有所思,道:“素闻丰子昌博学到人心与天心合一、及人心与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万千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