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问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134章 问政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了一样,若有所思的退了出去。

  长孙无忌去面见戴胄,命其准备钱粮,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凭借君主一句话,就可以让五万大军上前线的。

  五万大军出征,起码要准备二十万民夫,数不尽的钱粮谷物,倒是一下子解决了很多百姓吃饭问题,可是话又说出来,塞外苦寒,征战辛苦,一场战争下来,先不说多少将士死在疆场之上,便是冻死在路上的民夫,便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房玄龄的表情说不出的落寞,因为他素以谋略著称,这一次却输给一个黄口小儿,让他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或许当初自己不和那些自诩身份的人一起看不起这个少年,细细的琢磨一下他的论断,大唐就该是另外一个光景了。

  在二位臣下离去之后,李世民正襟危坐的跪坐在御案前,目光一动不动的盯着舆图,手里摆弄着一柄金色短匕,心中的杀机越发的弥漫。

  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罗云生当初在弘文馆的那一席话。

  不中听,但是很中用。

  这些年自己似乎沉浸在突厥的胜利中不能自拔,即便是关中的雪灾,也没能让自己足够警示。

  自大的认为,天下之大,大唐最盛。

  却不想,一个个贫瘠的吐蕃,也敢在大唐的身上妄动刀兵。

  古人云,忘战必危,不是妄言。

  李世民亲自指挥的战争不计其数,从战略到现场指挥他无一不精,对于战争的理解,李世民自忖这个时代,没有人能超越自己。

  可是他都没有料到,吐蕃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大唐出手。

  可为何一个孩子,就预料的如此精准。

  甚至连松洲这个地方都预料到了。

  “不能小觑每一个人,这是战争的铁则,朕却将他忘在了脑后。”

  李世民心里复杂万分,“想当初自己的妹妹平阳昭公主一个人都可以撑起一片天,更何况一个将门之后。”

  “张铎。”

  李世民疲惫道。

  “奴婢在。”

  张铎卑躬屈膝碎步上前,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李世民抬手道:“召罗云生来见。”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一般,一只手撑着额头的太阳穴,另外一只手无力的搭在案牍上。

  “喏!”

  张铎准备起身,却见李世民忽然又抬手道:“算了,朕亲自走一趟。

  叫上太子和杜正伦。”

  ………

  罗云生万万想不到,李世民会这个时候来见自己,此时他正在跟魏征一起,各自著书。

  毕竟这大把的时光不能这般浪费了,外面的煤炭准备工作,有那么多手下人去操持,自己只要把把关,剩下的时间自然可以归属于自己支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