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问政第2/3段
这种跟魏征呆在一起的时光非常宝贵,罗云生舍不得浪费,几乎有什么问题,便会上前问询,魏征也从不吝惜解答。
毕竟能做到一国宰辅的人,从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见解,一丁点的点拨,都让罗云生受益无穷。
罗云生从未小瞧过古人的智慧,也确实学习到了不少。
比如说商业,魏征就建议罗云生健全部门建设,现在就是他跟萧潇岳两个人折腾很难真的做大做强,魏征就建议罗云生,既然没有世家那般人才辈出,就要积极引进外界的人才,组织一个中枢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最后罗云生听了半天,叹了口气说道:“魏公,您说的是政事堂吧。”
魏征侧脸看了罗云生一眼,笑着说道:“政事堂这种中枢组织,不论是大生意人,还是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言堂能兴盛多久?
一个人又有多少主意?
看看陛下的大唐如何蒸蒸日上的,你还看不明白,单打独斗成不了大气候。”
见罗云生沉吟不语,魏征继续说道:“这煤炭生意,若是真的推广开来,势必会成为大唐前所未有的生意,你想不被世家吃掉,就要网络人脉、人才,这里面世家要有,寒门也要有,勋贵最好也要有,就跟陛下的朝堂一般,相互支撑,相互扶持,这样才能越走越远,老夫观你已经将长孙家、太子、秦琼拉上战车,这还不够,还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煤炭生意也可以迅速推广,造福更多的百姓。”
罗云生听着魏征的教导,心里说,这老货,看的真的透彻啊。
李世民白龙鱼服,吓得门子不敢说话,只能老实的弯腰侍奉在一旁,而李世民则透过窗子,默默的看着书房里的一老一少。
李世民有一种错觉,就是眼前的少年仿佛被魏征感染,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忠臣。
观察了许久,李世民最终推门而入,似乎对于所谓的毒气完全不在乎一样。
魏征和罗云生同时起身,“臣拜见圣人……”
李世民的内心非常复杂。
这一趟他是不愿意来的,但是他却不想伤了一个少年人的心,在他看来,罗云生跟没皮没脸的太子完全不是一类人。
“朕此行乃是白龙鱼服,二位卿家不必如此。”
魏征正要起身,却听罗云生义正言辞道:“陛下此言差矣,所谓君君臣臣,乃是纲常伦理,臣见到陛下,如何能忽视礼节呢?”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嫌弃的看了一眼正准备继续休书的魏征。
某些老臣年纪大了,就是不如年轻的臣子懂事啊。
说实话,魏征这些年作死做的很多了,按照道理来讲,早就死了一万次了,可是李世民就从来没真心动过杀掉魏征的念头。
在很多臣子看来,直言相劝,乃是作为臣子应该尽的义务,做的越直,越是能名垂青史。
罗云生却从来不这样想,因为他觉得名垂青史与否,那是后人的抉择,那是修史人根据时事的抉择,跟前人做的如何关系不大。
而且李世民作为生杀予夺的大boss,还是老老实实的伺候着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