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求月票)第2/4段
有这样一个始终把长乐,放在心里的乘龙快婿。
是长乐的福气,也是他李二陛下的福气啊!
长乐,永乐…
这简直是绝了!
林然离开以后,李二陛下立即匆匆赶往立政殿。
长乐刚好来立政殿,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与父皇在立政殿门口不期而遇。
“儿臣给父皇请安。”
“好孩子,快随父皇进来。”
李二陛下欣喜的说道。
“今日,父皇何事如此高兴?”
给母后请安完毕,长乐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询问道。
“喜事,大喜事啊!和朕的长乐有关啊。”
“父皇,是不是公子,又做什么让父皇开心的事情了?”
长乐闻言,立即知道肯定是和林然有关。
“二郎,你就快点告诉长乐吧,看吧孩子急得?”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
“观音婢,这小子真的是把咱们长乐,装在了心里呢!”
“你们都想不到他给新学院起的什么名字。”
“竟然叫做,永乐学院。朕心甚慰啊…”
“永乐学院…”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齐齐开口!
长孙皇后面带微笑。
长乐脸上笑得比花儿都好看。
我一生中最爱的人啊!
你果然是将长乐深藏在心底的。
那一刻,长乐如果不是在父皇和母后身边,就雀跃的放声大笑了。
随便再美美的跳上一段舞蹈。
“咱们长乐还真是个有福气的小公主。”
长孙皇后注视着小脸通红的长乐,微笑着说道。
同时心里也在为林然及时阻止了,自己将长乐许配侄儿长孙冲的事情而感到庆幸。
不然岂不是可惜了这一段美好的佳缘。
离开立政殿的时候。
长乐是跳着舞蹈回去的,一路上她欢乐的像个百灵鸟一般。
惹得翠竹姑娘抿嘴直笑。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李二陛下将永乐学院的名字,告诉文武百官的时候。
文武百官齐声喝彩!
纷纷开口称赞。
他们自然知道,这名字肯定是出自尚书郎之手。
不过他们秉承,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的原则!
李二陛下不坦诚相告,他们绝对不说,也不问。
老老实实的做个三好学生不香吗?
永乐学院开学大典,也是和长乐学院开学大典一般隆重而庄严。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全部盛装出席。
他俩携手登上九百九十九个石阶。
接受文武百官们和百姓们,以及学院新生的朝拜。
李二陛下仍然饱含热情的,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感言。
让新入学的孩子们大受鼓舞。
他们知道,自己能有今天。
能到新学院读书上学,都是当今的陛下和尚书郎成全他们的。
林然面色平静的看着这盛大的开学大典,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每一个学院都宛如他的孩子一般,都值得他去用生命去呵护。
因为里面受过呵护的孩子们,终究会一个个的成长为参天大树。
来庇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
和第一所学院开学典礼唯一的不同,便是在永乐学院,举行了盛大的歌舞表演。
当陛下和皇后娘娘,带领文武百官入座。
新同学门也开始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的拾阶而上。
大家都聚集在学院的大操场上。
在所有人注视的眼神中。
李泰带领乐队出场了。
果果和厚厚依然手拉手走在最中间。
这俩孩子如今已经习惯了这种规模的演出。
看到长乐再向他们挥手。
露出甜甜的笑脸,也挥舞着小手回应。
长乐学院乐队的表演,让永乐学院的孩子们使劲的鼓掌呐喊。
果果和厚厚的美妙歌声,更是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恭敬的送走了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以及文武百官以后。
永乐学院便算是正式开学了。
作为总院长了林然,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统一的校服。
和长乐学院的校服颜色和式样都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在左胸前绣上了永乐的标志。
以便于分辨两个学院孩子的身份。
林家村学堂的孩子们,也被林然全部送进了永乐学院。
目的只是为了让林雪入院担任学院的老师。
经过陛下的御批以后。
大唐第一位女夫子诞生了。
这是一位正在意义上的女老师。
当林然返回林家村亲自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
这个美丽漂亮的女孩,开心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老师,雪儿谢谢您做得这一切。”
“雪儿,老师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你未能参加科举。”
“否则,金榜题名对你来说,根本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老师,保证以后会好起来的,以后雪儿一定会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的。”
“同学们乡试回来欢呼雀跃庆祝的时候,雪儿却在一旁掉眼泪。”
“这是老师心中的遗憾和痛苦···”
林然的话,再次让林雪泣不成声。
原来老师一直关注着自己,关心着自己。
遥相呼应的两个学院,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早起跑步的脚步声和口号声,此起彼伏,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能听到。
百姓们听到孩子们高亢的声音。
想想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整个人都浑身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手里依然挥舞起军棍。
他们要在学院,给孩子们一个月的军事强化训练。
对于林家村的孩子们来说。
这些训练简直都是小儿科。
打小就深受林然影响的这些孩子们,一个个的都是生龙活虎,宛如出生的牛犊一般。
让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也惊讶的无以复加。
“他娘的这些孩子如果送到军队里,岂不是美滋滋。”
程咬金艳羡的看着一马当先的那些孩子,开口对尉迟敬德说道。
“老程,这就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结果啊。”
“你看看果果和厚厚俩孩子,简直就是两个妖孽。”
“还不是每日在林然身边成长,被那小子给熏陶的。”
尉迟敬德难得的出口成章,说出了一番很有哲理的语言。
太极宫,御书房里。
李二陛下正在注视着眼前的林然。
一双眼睛虎视眈眈的。
“你说让女子也入学院读书,参加科举?”
“你知不知道,朕也想让长乐入学院啊?可是不能啊。”
“让她去林家村学堂,朕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毕竟身为公主学习些课业也是可以的。”
“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入学科举的先例,而且她们一旦中举,可就是官身啊,朕如何安排她们入朝为官?”
“朕,怎么能打破祖制呢?”
李二陛下疑惑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您可是千古一帝啊。”
“自然不能和他们相比,再则说了千古一帝自然要有千古一帝的手段和魄力。”
“女子入学科举好处很多。”
林然的彩虹屁让李二瞬间眉开眼笑。
他最喜欢听到的就是林然千古一帝的称谓了。
简直是让他舒服到骨子里去。
“快点给朕,说说这女子入学和参加科举的好处。”
李二瞬间来了兴趣。
“陛下,女子心思细腻,即便科举后不入朝为官,也可以做老师。”
“微臣的学生林雪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因为她们心思细腻,更适合做女医官,陛下的太医院,如果以后有了女医官为皇后和各位娘娘把脉,是不是让众位娘娘更加欣喜一些?”
“她们在绘画,音乐和舞蹈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而且文采也不输少年。”
“最重要的是,陛下想一想这些有文采有知识的女子,一旦成家立业之后。”
“对于她们的子女来说,就有了启蒙老师。”
“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一个个孩子还未入学便能识文断字,吟诗作赋。”
“陛下,大唐这样的未来会是何等的强大啊······”
“陛下,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绩啊。”
林然的话,让李二陛下震惊了。
他张大了嘴巴,久久没有言语。
林然说的没错,如果真的按照他描绘的走下去。
未来的大唐知识储备,人才储备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这些不正是他所梦想的事情吗?
“来人,立即传朕旨意,宣三省六部诸位重臣立即进谏。”
内侍领命而去。
御书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三省六部的重臣的府邸,都是距离太极宫很近的。
这样也方便他们随时入朝议事。
很快宰相房玄龄等人便急匆匆的鱼贯而入。
众人给陛下施礼过后,便静等陛下的最新指示。
御书房里安静的有些可怕。
几年了,三省六部被陛下紧急召来这还是第一次。
这说明事情紧急,事关重大。
李二陛下仍然微闭双眼,沉浸在对未来的想象之中。
让几位重臣一时不知所措。
他们看着在陛下身边,同样一言不发的林然。
心里知道,陛下紧急召见,肯定与尚书郎有关。
“陛下,陛下···”
“群臣都到齐了。”
宰相房玄龄小声提醒道。
作为百官之首,他还是有责任有义务,在这个时候给沉思中的陛下,提个醒的。
“哦,众位爱卿都到齐了。”
李二陛下睁开了眼睛,看着众位大臣。
“尚书郎,告诉朕。要让女子入学,让女子参加科举考试。”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二陛下的话,让几位大臣都惊呆了。
御史大夫魏征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没人去笑话御史大夫魏征。
因为刚刚他们也是身形一晃,差点跌倒在地。
群臣集体沉默。
谁知道林然和陛下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那小子的古灵精怪,他们可是司空见惯的。
脑袋瓜子里的奇思异想,让他们简直是防不胜防。
万一说错了话,惹陛下不高兴。
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赔本的买卖打死也不能干。
看到群臣一副鸭鸭不知所措的模样,李二陛下笑了。
自己刚刚不也是一副他们这般的模样吗?
“尚书郎,将刚刚与朕说的话。”
“再给众位爱卿说一说。”
李二陛下转身看着林然。
于是在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里。
林然重新说了一遍,女子入学和科举的考试。
特别是最后说道,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
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女子成人妻,成人母之后。
将会无形之中,为大唐培养一批优秀的下一代的时候。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简直是闪闪发光。
“陛下,这可是开天辟地的改变啊。”
“陛下,天下所有的女子都会感念陛下的圣恩。”
“陛下,十年,二十年以后,天下所有的子女的孩子也会感念陛下的圣恩。”
“陛下,十年以后的大唐,二十年以后的大唐,微臣不敢想象啊,微臣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陛下,真乃千古一帝也······”
御史大夫魏征颤巍巍的开口说道,那颤抖的身躯,足以证明他是多么的激动和感慨。
李二陛下笑的比花儿都灿烂,连老古板魏征都称他为千古一帝。
可见自己如今在群臣心中的地位,是如日中天啊。
“臣,附议···”
“臣,附议···”
群臣在魏征开口后,纷纷表示同意。
都是为人父母的,都是有儿女的。
仔细思索这样的创举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啊。
“好,既然众位爱卿,皆无意义,这事朕就如此定下来了。”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很期待未来的大唐盛世啊···”
“朕要与众位爱卿,一起见证这盛世的来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