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外楔3:断篇的姬姓白狄(上)第2/2段
郭嵩焘的意思是,如果赵武灵王不绞杀中山,历史可能要重写。
说白了,白狄中山本来是天下一统杠杆上的定重砝码之一。
……………………
中山国烟消云散两千多年后,人们发现,它真的不只能打。
司马迁对白狄中山国,应该抱有一些刻骨铭心的偏见,或者故意的草率的,所以《史记》没有中山国的显著位置。不过,他在《货殖列传》中,还是有“北贾赵、中山”的高度评价,将中山与赵国并列为当时北方工商大国。
按太史公的描述,中山国地薄人众,此地有殷商时期后裔,故而民风烈如火;商族善经商,故其民能够快速捕捉商机,低进高出以获暴利;男子常常相聚游戏比武、慷慨悲声歌(燕赵自古多慷概悲歌之士,便来源于此),白天纠合一起到处杀人抢劫,晚上挖坟盗墓、制作赝品、私铸其他国家的钱币(说不定还因此发动过金融战);多有美色男子,去当歌舞艺人(最著名的便是《史记·佞幸列传》中的李延年);女子们常弹奏琴瑟,拖着鞋子(踮起脚尖的一种时尚舞蹈)到处游走,向权贵富豪献媚讨好,有的被纳入后宫,遍及诸侯之家。
美男美女谁都喜欢,当时中山与周边各国的民间通婚,更是家常便饭。
白狄中山国女子长得国色天香,皮肤白皙,摇曳生姿;男子生的身材高挑,气质不俗。中山由此成为中原潮流歌舞的胜地,常向各国输出演艺明星。需要说明一点,此时的姬姓白狄实际上是一个以狄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体,包括商人后裔,商末周初迁徙到太行山东的鬼戎后裔,未被晋国赶尽杀绝的赤狄残部,以及长狄残部等。白狄出身的鬼戎是古欧亚西方人种,美女如云,至少不用拉双眼皮、垫鼻梁,而那时的华夏族人多为单眼皮、塌鼻梁。
毗邻白狄中山的赵国也是美女如云,引得邯郸学步之风,想必其中多有中山国人的基因。其实,有史家认为,与秦国同族的赵国出自“北唐戎”(约在今太原或洪洞县一带)。西周至春秋时期,今山西中北部为狄族所居。秦赵两国的共同祖先是犬戎,秦国发家于犬戎之地,掺和了犬戎基因;赵国赵氏一族则发家于狄族之地,赵氏一族应该掺和了不少狄族基因。
1974年冬天,石家庄平山县三汲乡的生产大队社员,正在大规模平整农田。平整农田需要取土,突兀矗立于田野、疑为古墓的一些大土丘为主要取土来源。随着土丘越来越矮,间有古代瓦片露出。随着各种建筑碎片渐多,一座千年古墓被社员刨开了一个小洞。
小洞之内,便是震惊中外的中山国都灵寿城中山王大墓。
这是一座被历代盗墓贼光顾后剩下的宝藏。
尘封两千多年的灿烂中山文明,由此重现人间。
疯子姬曼梦见盗墓贼的梗,就在这儿。
……………………
中山王大墓和灵寿古城遗址的考古挖掘成果,呈现出了中山国都城灵寿的大概: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布局规整合理,严密符合据险筑城的兵法原理;建城区面积超过十八平方公里,为战国“二线+”大城市,与战国名都邯郸不相上下。按诸侯国都规模(周王朝的诸侯建制有严格规定,小国不能建大都),中山足以位列侯爵之国。
中山王墓出土之“中山王三器”所刻铭文,结合了当时通行华夏的篆体,但有诸多自创特色,被金石大家郭沫若奉为神物。其文合辙押韵、骈俪对仗、韵味典雅,多有引用儒家经典《诗经》诗句,也渗透着一些墨家思想。
另有《兆域图》,一块以金银线镶嵌在铜板上的中山王陵建筑图。这块被证实为世界最早的建筑规划图,分率为相当精确的一比五百,制图技术领先于魏晋时期。
还有战车、弓弩、箭簇、重型远投实心球等先进武器,以及各种青铜、铁制等生产生活工具,无不体现出白狄中山在数学、力学、美学、冶金等科技领域的突出成就。
但中山国历史的一切,似乎仅此而已。
因为它的波澜壮阔,几乎被历史文本给清盘了。
好在,它没有被完全格式化,数据恢复还有一些可能。
而由于只是一些可能,数据恢复难免伴随史学的无数针锋相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