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外楔4:断篇的姬姓白狄(下)第1/2段
似乎是明清以后,史家便开始惯称白狄中山为战国第八雄。
当然,这是一个面目模糊到让人凌乱捉急的第八雄。
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址,出土了一块考古学者命名为“监囿守丘刻石”的文物,表明了姬姓白狄中山国历史的苍凉沉没。
石头乃一位年老“监囿守丘”(监管王宫苑囿、看守王陵的小官员)所留。刻文说,他已经年老体衰了,眼看着这王陵破败而无能为力,故“敢谒后来贤者”,希望有后世贤良接班其神圣职责。
老人留下这块刻着招聘启事的石头后,也许等来了接班人,更大可能是没有——中山亡国了,谁会不拿工资白干呢。其招聘启事重见天日,已是两千多年后,而中山国的主要信息,也早已斑驳陆离。
中山王墓出土之青铜“中山王三器”,乃战国中山重要礼器,其上铭文,除了记载历史文本刻意抹去的中山伐燕之战,还透露出了中山王族一些极简单的信号——君王名字或谥号。
今人翻译出的君王名字为其最后三王:厝(原字笔画复杂,电脑字库不录,如今学界常以“厝”代之),好恣(原字同样古怪,一字左“妾”右“子”、一字上“次”下“虫”),以及亡国之君“尚”(一说为“胜”);考定谥号的,有中山文公、武公、桓公、成王。
其中,仅“好恣”或许可以确定无疑,“厝”与“尚”是否君王名字均有存疑。具体疑问,小说正文再行虚构变化。
其他男女老少,上至相国将帅,下至于烧瓦、喂马、看门、守坟的,有姓名、有名无姓、有姓无名,拢在一起,亦不超过手指数加上脚趾数。
白狄中山国名相司马赒,应该是华夏族,辅佐了中山三代君王,受封为蓝储君,支撑起了中山国最辉煌的鼎盛时期,但太史公司马迁视若无睹(有人说,司马赒可能是司马迁的远祖亲戚)。而在《战国策·中山策》中,司马赒简直就是一小丑败类。
堂堂一千乘之国,怎会被春秋战国秦汉史家如此冷落?
……………………
对姬姓白狄中山国的来龙去脉,汉唐以来的史学通论是,春秋时期的姬姓白狄生活在晋国西北地区,与秦晋两国交界、混居(并无明显边界),与赤狄各部北南呼应,其部落政权就在先后属魏国、秦国的上郡(今陕北榆林市一带),以肤施(绥德)为中心,北及河套一带,南及今陕西中部约延安(秦时称“高奴”)一带,西及今陕甘边界,东及今山西中北部;春秋中后期,姬姓白狄在秦晋两国开疆拓土的逼迫追杀下,从大本营背井离乡,逐步迁徙到太行山东部,建立了以鲜虞国为核心的城邦政权联盟,最后被晋国打散;战国时期,姬姓白狄趁乱再次崛起于原地,开天辟地建立了属于狄族的唯一君主制政权——中山国,处于赵国、燕国、齐国包围圈中。三家分晋出来的魏国率先强大,隔着当时国力较弱的赵国,派大将乐羊带兵,用三年时间灭了建国不久的中山。魏国力量衰落后,姬姓名白狄再次光荣复国中山,逐步强大,以至于成为赵国重大威胁,也终亡于赵国。这便是姬姓白狄东迁太行山后的三生三死。
史载,基于灭其国而不绝其祀的时代观念,白狄中山国被赵国绞杀之后,其末王“尚”及王族后裔,被赵国送回了老家肤施。近现代相关考古成果,也为此提供了颇为充分的证据。
肤施一带是姬姓白狄的发家之地,也是白狄中山国王族的最后归宿,今天陕北清涧李家崖等地遗存有鬼戎以至白狄的城邑旧迹。
因此,本书中姬曼子的九生九死将从此地出发,并落叶归根于此。
白狄是游牧狄族之一,姬姓白狄即便姓姬,即便他们与姬姓周族人奔突黄河东西无奈落下的遗民有混血关系,他们也没有继承姬姓周族的纯农耕传统,直到他们定居在太行山东,仍然是农耕畜牧兼营之族。实际上,这说明了当时民族融合的一大特征——通畅的双向融合。
问题是,春秋中后期,在晋国几大卿族(新兴的地主阶级权贵)的打击之下,这支姬姓白狄为何千里迢迢,拖家带口迁徙到太行山东部,而不是就近向北迁徙到晋国鞭长莫及的北方广漠草原,去过更适宜他们的牧马放羊时光?较为可信的解释是,此时的姬姓白狄已经高度华夏化,被华夏文化牢牢吸引着,而北方的“胡”族(后世匈奴主体)仍野蛮落后。
赵国绞杀中山之后,迁其王族回老家肤施,是出于兴灭继绝的宗族封建观念。春秋时期灭其国而不绝其祀的仁义传统,针对的主要是周王室封建的各个诸侯国及前朝后裔——追根究底都是“我族”“我们”,绝然不会包括必须施以“夏夷大防”的异族外国。中山王族为姬性白狄,名义上就是夷族、敌族。赵国对白狄中山国施以兴灭继绝之举,实在莫名其妙。
中山王墓出土了一件青铜礼器——中山侯钺。钺这种兵器在战国之前是军权、王权象征,周天子授予诸侯国征伐之权,往往便要赐给诸侯国君一把这样的斧子,授权他替天行道。
中山侯钺上刻着十六个字,意思是天子封了中山侯、建了中山国,并警告中山国周边的虎视眈眈者不要乱来。许多史家因此认为,中山国经过了周王室的正式赐封。但也有人异想天开地推论,这把斧子有可能是白狄中山王族伪造的任命证书,是自办的假证。
这把斧子很是古朴,器型的纯农耕传统,直到他们定居在太行山东,仍然是农耕畜牧兼营之族。实际上,这说明了当时民族融合的一大特征——通畅的双向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