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传承第1/2段
袁守意不知道这多出的2分是什么意思,信息太少,暂时找不出规律,他将眼睛贴近画面,想找出那些保存完好的房子。
可惜画片太小了,要从一张邮票大小的画面,找出一间房子,还真是为难人呢。
正想着,画面变大了一点,整个村落出现在画面中心,一间间小房子,清晰的出现在画面上。
这、这、这居然还是智能的,用心灵操控吗?
袁守意大喜,心中想着老宅,画面立刻出现了老宅的俯视图,他开始想着放大自己所在的地方,最终放大到大约能看到一平方米左右,画面上出现的是屋顶,几排小青瓦一张叠一张,很有韵律感。
然后他试着缩小,最小到覆盖了整个村子,包括两座山,然后不再缩小。
实验完毕后,他小心翼翼地拿着画片,走出了老宅。
老宅跟村子中间,隔着一个山坡,沿着水泥路下到山脚,两边是新式楼房,穿过几栋房子,到了村中央,这里是祠堂所在。
祠堂是爷爷维护重点地方之一,这里花了很大力气。
祠堂整体架构是石木结构,大门有两层高高的飞檐,飞檐下面,是两层砖雕,其中一层雕刻着一群人物,是‘郭子仪拜寿’,人物旁边雕刻着麒麟、仙鹤、蝙蝠、飞鸟,其中夹杂着各种雕花纹,如祥云纹、万字纹、格子纹等。
砖雕下面是一块木匾,写着四个大字‘袁氏宗祠’。
大门有四根的石柱,石柱的柱头上雕刻着祥云纹。
祠堂前面不远,有两颗高大的银杏,上面挂着绿色的牌子‘古树(二级)编号:11xx,银杏科:银杏,徽州市园林绿化局2005年制’。
祠堂前面是几栋新式三层楼房,沿着这几栋楼,有几座老房子,门头保护的尚为完好。
袁守意又看了几条街道,在画片显示有点色彩的地方,大多都是房子外观完好,门头罩门没有太大破损的老房子。
看看时间,十一点半了,早饭还没吃,肚子有点饿,先去吃饭。
袁守意跨过一条小桥,到了村最外边,这里算是村子新区,有十几栋三层楼,留守在村子里的工匠们住在这里,也是他蹭饭的地方。
这些房子有些徽派建筑的影子,但通体都是水泥造成,顶部也是平顶,看起来不伦不类。
原来他对这些新式房子没感觉,但现在看起来,怎么看怎么别扭。
刚过小桥,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走了出来,看见他,憨厚的笑着:“小叔,你回来了,刚好要去叫你吃饭。”
这个壮汉叫袁志海,是父亲公司的一个泥水工,手艺很好,被爷爷相中,要回村中,修补老建筑,同时也兼做保安。
七溪村全部都姓袁,都是一个老祖宗穿下来的,因此老人家特别注重辈分。
本来袁守意爷爷的辈分就大,再加上老爸出生的晚,结婚也晚,所以搞的他自己辈分特别大,就这个袁志海,跟他说了多少次,叫自己名字就行,可他就是不听。
“志海啊,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嘿嘿,好多呢。”袁志海笑呵呵的回答道。
跟随袁志海进入一栋房子,看见一个四十多岁,胖胖的妇女在院子里洗菜:“汪姐,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汪姐抬起头,胖胖的脸上泛着红光,笑眯眯的说到:“小叔,你回来了。今天饭菜丰盛的很,奶奶打电话过来,说你这几天没吃好,让我多加几个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