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季汉君臣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祗道:“原来是这样。”他回过头来对刘禅道:“陛下,可以适量修缮皇宫,壮丽汉国国都。”

  刘禅思索片刻,道:“这事吾想过。只是有三人对吾严加管教,所以一直未成,卿知道都是谁吗?”

  陈祗道:“请陛下明示。”

  刘禅道:“一个是相父,他让吾在少年时期用心学习,所以我饱读经典。一个是董允,他让吾在成年时期不要增添嫔妃,端正行为。还有一个就是谯周。”

  陈祗道:“中散大夫谯周,这人被称之为蜀中孔子,很明事理。近年他侍奉太子(即刘璿),使得太子非常优秀。有这样的老臣,真是陛下之幸,大汉之幸,百姓之幸!”

  刘禅道:“吾长年居于宫中,有一次到达一个叫湔的地方,登上观阪,看汶水之流。其实吾到那里是为了和蒋公琰一起迎接武都氐王苻健的归国。那是一个近千户的部族。可苻健因事迟到,吾不得不多花了些时间。等回成都后,谯大夫显得很不高兴,入宫见吾,提醒吾要减少外出,不要劳民伤财。还有一次,吾想给太子增添一些宫殿,又是谯大夫提醒让吾不要大兴土木。所以这些年,吾都节俭惯了。”

  许游道:“臣子能这样做,正是说明陛下之贤德。”

  刘禅看着他,道:“许尚书,卿有事要奏吗?”

  许游道:“陛下,臣确有一事要奏。”

  刘禅道:“请说。”

  许游道:“近期,历官言有景星出现。”

  刘禅看着天空,看了老半天,不太明白,对他道:“景星出现,有何意义?”

  许游道:“《史记•天官书》记述: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见刘禅还是不太明白,旁边陈祗补充道:“陛下,景星出现,就是说我国国运将走向兴旺,百姓生活将更加美好,这是上天赐予有道之国的明示。”

  刘禅看着他,道:“原来是这样。景星出现说明汉国国运要转好了?那吾应该做点什么才好呢,比如大赦天下?”

  陈祗道:“臣认为,明日上朝,让历官在朝堂上奏于此事,那时臣自会提出适当建议,陛下便可圣听与察纳。”

  刘禅点头道:“这样甚好,就按卿说得办。”

  陈祗、许游皆道:“臣等遵令!”

  陈、许二人离开后,刘禅把黄皓叫到身边,道:“老黄门(刘禅对黄皓的称呼),卿是一名内官,服侍吾生活就行了。国家之事,包括修建皇宫,卿都不要过问太多。”

  黄皓应道:“老仆明白了。”

  刘禅道:“明日还要上朝,吾要回去休息了。”刘禅道后便在黄皓的陪同下,回了寝宫。

  第二天,即将上朝。

  百官走在上朝的路上。只见一人,年纪已长,长相素朴且不失威严,步伐沉着又充满力道,这人是谁,谯周。

  谯周,字允南,益州巴西郡西充人。谯周所在的谯家,是蜀中的名门望族,有着西周皇家姬姓血统,几百年来不断出现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谯周上祖谯隆,在西汉武帝时期作过上林令。东汉时期,先祖谯玄曾仕于州郡,后拜议郎、迁中散大夫。谯周的父亲谯岍,治学于《尚书》,对诸经和河图、纬书等术也有研究,在益州很有名气,但不愿为官,州府就假借师友的名义请他授业。

  然而谯周幼年丧父,家道中落。由于家贫,随舅父同住。他从小喜欢读典籍,经过多年苦读,精通六经,颇晓天文。

  谯周身长八尺,性格真诚。他第一次和诸葛亮见面时,因为长得太朴素,又不修边幅,神情有点木讷,惹得诸葛亮的下属皆发笑。有人向诸葛亮报告要惩罚嘲笑别人的人,诸葛亮说算了,表示他本人都快忍不住了,何况是身边的人。诸葛亮与他交谈后觉得他思维敏捷,颇有见识,便任命他为益州劝学从事,那年谯周二十三岁。

  后来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谯周当时在家,听闻这个消息,即刻前往汉中奔丧。后来皇帝下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谯周因行动迅速,得以到达。蒋琬领益州刺史时,谯周转任典学从事,为益州学者之首。

  刘禅立刘璿为太子时,以谯周为太子仆,后转为家令。因当时皇帝刘禅喜欢游玩,并开始广设伎乐、酒色,这让谯周非常反感,便上疏劝谏。谯周以新莽末年的历史为例,说明政权的得失与人心向背关系极大。他说王莽败后,群雄扰攘,豪杰蜂起,都想夺得政权。但群雄只知道快情恣欲,游猎享受,而不知体恤百姓疾苦,关心人民的生活。最终因丧失人心,遭到失败。只有光武帝刘秀从善如流,广纳众谏,注意理冤狱,力节俭,施仁政,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