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朝堂之上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季汉朝堂,周巨上奏,陈祗跟进,谯周表态,皇帝满意,本来一片祥和,好事即将敲定,没想到此时庞宏站了出来,他想做什么。

  见庞宏出列,刘禅道:“庞爱卿,请说。”

  庞宏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不做。”

  刘禅听后感到困惑,先看了眼陈祗,又看着他道:“庞爱卿,为何不做?”

  庞宏道:“先说大赦天下,以前大司农孟光说过此事,而现在的情况比孟光之时更为严重了。关于大赦,汉国延熙二十年来已有八次大赦,实在太多了。赦免罪人本来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不是政治清明时代所因该有的。只有国家出现问题,才不得不去考虑他。而如今陛下仁德贤明,百官尽职守责,就不宜频繁使用这种特殊的恩惠。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那些犯罪的坏人。如果轻易原谅坏人,这样上会冒犯天意,下会违背人心。臣以为这样下去不能维持长久,不能使人仰慕高与美,也不能展现汉国之法度、陛下之贤德。况且先帝、丞相在时皆谨用大赦,现在这么频繁使用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现象,还望陛下谨慎考虑。”

  刘禅听后两眼无神,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般,也不知该怎么回复,便看着陈祗。

  于是陈祗道:“以前大将军费祎受孟光指责,如今我陈祗要受庞侯指责了。”

  庞宏道:“不敢,我没有指责尚书令的意思,我只是就事论事。”

  陈祗道:“庞侯啊,你可能对大赦有些误解。你看魏国,曹丕在位大赦一次,曹睿在位大赦五次,曹芳在位大赦九次。这三位就有十五次。比如吴国,孙权在位大赦八次,如今孙亮大赦六次。这二位就有十四次。而我国相比之下,并不算最多。况且每次大赦都是有大事将要发生。如立后、立太子、出兵北伐等,如今又是景星光耀,并非无事而去大赦。”

  庞宏听后轻轻摇头,道:“陈尚书令,魏、吴二国经常大赦,结果又如何,魏国曹氏衰落,政权已被司马氏掌控。吴国孙氏后代自相残杀,宫廷血斗。难道我国要去学魏、吴二国吗?你说出兵北伐,以前丞相出兵时并无先大赦再用兵。有人因此向丞相进言希望他能宽宥罪犯,丞相道:‘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所以名臣匡衡、吴汉都不愿意随意赦免罪犯。先帝也说,我曾经拜访求教于大儒陈纪(字元方),郑玄(字康成),二人告诉我治理乱世之道,并没有谈及赦免罪犯。若是像刘表父子那样年年赦免罪犯,对于治理国家,有什么好处?’魏、吴二国的内乱不休,丞相的施政之道,难道不是显而易见,为何要轻易遗忘?”

  尚书许游看不下去了,出列道:“庞宏,你给我住口!三国各有国情,内政各不相同,与你三寸之舌有何干系!”

  见双方矛盾升级,谯周道:“哎呀,都别着急呢,不如让庞侯把话说完。刚才庞侯说了大赦不好,那更换年号又如何呢?”

  庞宏道:“那好,我继续说更换年号。延熙这个年号始于立新皇后、太子,那时国内有大事,更换年号是为了给国家带来新气象。如今国内并无大事,天下亦无大变,不需要用更换年号来证明皇帝的贤明、百姓的安居,臣认为更换年号作用并不大。”

  见庞宏长言否定大赦天下,又不支持更换年号,这让刘禅很为难,但他知道庞宏是已故名臣庞统之子,喜欢评论当今人物、事件,自己不好直说,于是又看着陈祗,暗示让他继续说。

  陈祗心领神会,道:“之前不是已经说了有景星光耀,怎么就叫并无大事。虽然现在天下尚未统一,但是蜀中百姓怎么说没有安居。难道国内有战事,有人造反不成?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是故意要和百官、陛下、国家和天下子民作对吗!”

  庞宏惊愕,道:“陛下,臣不敢与任何人作对,臣只是爱说真话。不像有些人,只会占据高位,奉承迎合,根本不知国情民生。”

  见他说话有些不当,谯周提醒道:“庞侯,可以适可而止了。”

  庞宏道:“还差很远。”他对着陈祗继续道:“陈尚书令,因为有大将军费祎的赏拔你才有机会担任侍中、尚书令,你自己到底什么水平心里应该很清楚,自从费祎去世以后,你鼓动圣上出兵,搞得国中一片乌烟,民间多有怨言。我看向你这样治国,用不了几年,国家衰败,臣民倒悬,君王临难,等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若真是如此是你一个尚书令能够担当的吗!你不知休养生息,好大而喜功,频繁大赦天下,又要更换年号,做这些事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功绩,我想告诉你,你真的错了。不然数年之后,天下正义之士只会给你按上个巧佞主上、败国尽民,千古罪臣之评论。”

  见庞宏居然这么说自己,陈祗霎时怒火攻心,指着他道:“庞宏!你今日到底是来议事还是来找事的。”

  庞宏道:“我只是就事论事,是你自己心虚吧!”

  陈祗道:“什么!来人,把这个朝堂狂徒给我轰出去!”

  庞宏道:“陈祗,你敢在朝堂之上如此对待国家重臣,你这是在做什么,这是在犯罪!”

  陈祗怒吼道:“来人,轰出去!把这狂徒给我轰出去!”于是上来两军士,即把庞宏拖走。

  见朝堂之上被搞成这样,刘禅冷汗直流,黄皓见况赶紧拿来御用绢布,交予他手。刘禅擦了擦汗,坐不住又站起来,左右走动。

  见皇帝烦躁,百官皆三三两两,窃语议论。

  朝堂成了这样,黄皓又呼吁百官安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