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朝堂之上第3/3段
陈祗听后奇怪一笑,道:“谯大夫,你是怎么了,干嘛把我捧得这么高,陛下都说了,有话可以直说。”
谯周道:“好,正因为尚书令年轻,所以为政之事,经验或稍显不足,或过于着急处理某些政务了。”
陈祗道:“我为何着急?难道你说的是大赦天下、更换年号之事,还是对待庞宏之事。”
刘禅坐在上面,有些着急,怕谯周如之前庞宏一般针对陈祗,因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谯周看了眼刘禅,又回头对陈祗道:“大赦天下,更换年号,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最值得讨论的,至于庞宏,也是如此。”
陈祗更觉奇怪,道:“拐了半天,谯大夫到底想说什么事呢。”
谯周道:“尚书令知道现在汉国有多少国土、人口,及军士吗?”
陈祗轻笑道:“我一个尚书令难道连基本国情都不知道吗?”
谯周道:“那你知道魏国有多少国土、人口,及军士。”
陈祗快意道:“我国每年从前方收集敌国国情、军情,从未断过,自然是了解的。”
谯周道:“那好,既然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了解,那你觉得我国这样继续打仗,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几年下来又有什么成绩,国内百姓因此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更憔悴了。”
陈祗道:“出兵北伐,剿灭曹贼,是诸葛丞相制定,由姜维将军执行的国策,这个你我都是知道的,没有什么好疑惑的。如果我国军士长留国内不打仗,国力就会变强吗,敌国就会衰落吗。再说你是想让百姓过着天下分裂的日子,还是期盼天下一统的日子。如果我国真的不北伐,那你和我,还有百官,对得起先帝、丞相、陛下与汉国四百年的祖宗基业吗?”
谯周道:“尚书令说的这些大道理都很对,只是不符合当今天下形势。当今天下形势不是秦末高祖创业时期,实际上是属于秦与六国并立时期。所以形势未到,需要等待时机。”
陈祗道:“谯大夫,关于天下形势陛下与臣、姜伯约,夏侯将军等一起讨论、分析了很多次。所以才有姜伯约经略陇西,在前线地不断胜利,斩将夺旗,破贼万计。只要在我国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军事行动,就应该支持。而姜伯约,他是个军事天才,就像卫青、陈汤一样能为汉国建立功勋,所以朝廷自始至终都支持他。”
谯周道:“尚书令的理想非常美好,姜伯约也确实是人才,然而实际情况,几年下来我国可以说是寸土未得,而劳民伤财,国中抱怨,连年不断。”
陈祗欲继续说被刘禅止住,刘禅道:“谯大夫,卿的意思吾明白。出兵北伐确实是劳民伤财。吾也知道现在魏国强大,所以每当魏国出现混乱,如司马氏夺权,淮南生变,这些机会来临时吾才让姜伯约出兵,不断蚕食魏国。”
站在一旁的黄皓急了,道:“平时陛下不让老仆参与政事,老仆想说,老仆虽然年老也能为国分忧。今日老仆想说,老仆和陛下、尚书令的观点是一样的。如果不击败敌人,怎能过好日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丞相对陛下与百官都说过的话,百官中也包括谯大夫你。你看陛下都五十余岁,两鬓霜白,腿脚乏力,依然总揽国政,不避劳苦,能有这样的明君,难道不是国家之幸,臣子之盼,百姓之福吗?”
刘禅本来不想让黄皓干预政事,可觉得他这番言论或有几分道理,便没有阻止。
许游道:“谯大夫,军事斗争从来都不能少,所以先帝、丞相不断出兵,而现在轮到姜伯约。就是姜伯约不愿意,换其他将领还得上,因为这是基本国策,是必须要执行的,希望你能明白。”
见刘禅、陈祗、黄皓、许游等轮番辩驳,谯周自然是非常失望,同时他感觉陛下确实老了,以前多少还能听点自己的话,可现在是一点也听不进去了。他不知该怎么办,他只是一名中散大夫,这样的官职说起话来或许真是不痛不痒,更不可能得到国策上的支持。
但是,谯周还想努力,于是道:“汉失天下,群雄逐鹿。今日三分,益州最疲。汉军已连续五年进兵,国力耗费巨大,进展几乎未有。或许臣太老了,说话也不好听,只是道理就是如此。若能罢兵让百姓过上数年安宁日子,就是让臣受罪被罚,臣也愿意。”
见谯周忽然跪下,百官皆唏嘘,刘禅更难堪,只好站起来,道:“谯大夫,卿这是何意呀,别这样赶紧起来吧。”
见谯周不起,刘禅对陈祗道:“尚书令,你看这如何是好?”
陈祗只好也劝道:“谯大夫,刚才我说的话或许有些直率,你是长者,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请你起身吧。”
谯周依然不为所动。
刘禅无奈离开御座,走下陛来,亲手将谯周扶起,道:“谯大夫,现在姜伯约正在前线,等他回来之后吾一定再做决定。卿年纪大了,要保重身体呢。”
陈祗道:“诸君以后在朝堂之上,一定要更尊重谯大夫。”
谯周起身,一番感谢后,只能退回了。
于是退朝。
今日上朝,庞宏被贬,谯周则对北伐国策提出了个人意见。然而谯周劝导无果,这样的情况下,他又会有哪些行为,请看下一章:仇国之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