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宫太子第1/4段
今日皇宫。
皇帝刘禅比较关心一件事,魏吴局势。
刘禅坐于宝座前,道:“这个魏吴二国,真是有点意思。魏国乱了,吴国乱,吴乱之后魏又乱,以此循环,没有片刻停止,这二国的内部问题真是让吾有点看不懂呢。”
陈祗道:“陛下,魏国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经营,淮南便有三次反叛,如今曹氏已名存实亡。吴国孙权之后,经诸葛恪、孙峻、孙綝三代权臣,宗亲臣子杀戮频繁。现孙綝把持朝政,大臣多有不服,传到我国的密信就没断过,我看吴国下一次宫廷干戈不会太远了。”
黄皓道:“而我汉国几十年安宁稳定,全赖陛下文治武功、广施仁德。这也说明我汉国乃天选之国,圣上乃天选之主。”
刘禅稍微咳嗽,黄皓即低头退后,刘禅道:“吾继位以来,一直在找机会收拾二国。少时吾把国事交予葛氏,后为蒋氏,如今吾亲自部署,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许多年了。刚才尚书令说了,吴国传到我国很多密信,那就明说吧,其实很多是吴骠骑将军施绩传来的,他担心吴国内部不安,想加强两国边境防御政策,必要时支援吴国。”
刘禅于是命人将施绩的密信拿给众臣看,众臣传阅。
陈祗道:“陛下,自丞相与吴修好后,二国结盟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失去荆州,终究是我国之损失。眼下局势,若淮南没有建树,吴大将军孙綝迟早会出事,到时吴国一乱,我国向东增兵,看看能否捞点好处。”
刘禅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他看着另一边,道:“人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张(张翼)、廖(廖化)。’张、廖二位爱卿看过此信后,以为如何?”
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人。后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以张翼为书佐。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诸葛亮北伐时期,张翼官至前部都督,领扶风郡太守,封关内侯,入尚书,随姜维北伐,今官职镇南大将军。张翼这人声望很好,执法严厉。之前和姜维争执,他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朝廷之上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人。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人。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思念汉主,用诈死之计,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归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后升任丞相参军,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与张翼随姜维北伐,对抗郭淮,帮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廖化这人以果敢刚直著称,是当今季汉最老的将军之一。官位略低于张翼。
张翼道:“陛下,如今淮南战局对吴不利,吴内部自然不稳,吴骠骑将军想让我国增兵东部,臣认为,就是为了对付吴权臣孙綝。”
廖化道:“陛下,这个孙吴,当年杀害关将军,夺我荆州。虽然几十年了,臣还记得清楚。吴自然是越乱越好,我国才有可乘之机。”
张翼、廖化二位老将这番言论,使刘禅频频点头,又询问董厥。
董厥,字龚袭,荆州义阳郡平氏人。诸葛亮开府治事时,以董厥为丞相府令史,后迁主簿。诸葛亮曾赞董厥道:‘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感受到他思考周密、决断恰当。’。诸葛亮病逝后,董厥逐年提拔,如今官至尚书仆射,封南乡侯。
董厥道:“陛下,吴国只要持续对抗魏国,那就是我国的盟友,吴国需要帮助,那肯定是要帮的。但目前不需要大动干戈,只需命一名将军率众增强巴东,后见机行事。”
刘禅觉得董厥之意也不错,道:“董爱卿,那卿认为我国派谁去增强巴东合适?”
董厥想了想,道:“庲降都督阎宇,为人勤勉,处事精细,陛下可以命他率五千军士镇戍巴东。他走后,南中诸事可交于护军霍弋。”
刘禅感到满意,道:“永安都督宗预年事已高,吾发诏令调他回成都,让阎宇代职。众卿还有异议否?”
见众人无异议,刘禅即下诏,另又派常忌出使吴国,打探消息。
说完魏吴局势,刘禅忽然想起一人,道:“中散大夫谯周。”见长久无人答应,刘禅看着陈祗,陈祗只好道:“陛下,谯大夫称病未来上朝。”
刘禅有些不爽,道:“谯大夫年纪确实大了,现在又生病,说得吾都想去看望他。”
这时罗宪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陛下还是别去看望为好。”
黄皓不高兴,指责道:“罗宪,君看望臣有何不可
董厥道:“陛下,吴国只要持续对抗魏国,那就是我国的盟友,吴国需要帮助,那肯定是要帮的。但目前不需要大动干戈,只需命一名将军率众增强巴东,后见机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