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巨之道第4/4段
还有一个问题,诸葛瞻的母亲是谁,对外的说法是黄氏。但很多人不信,不信的理由是黄氏年事已高。黄氏和诸葛亮在荆州结婚,女方比男方小三、五岁正常。这时黄氏已经四十出头,而且在结婚后二十余年都没有生儿子,还过继哥哥诸葛瑾的儿子。现在突然又有了,怎么也说不通。
另外有种说法是诸葛亮之妾所生。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因为诸葛亮给李严(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荆州南阳郡人。)写过书信:‘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用。’后面那句‘妾无副用’说明诸葛亮有‘妾’。意思是说我的‘妾’没有第二个正式的礼服。这表明诸葛亮非常朴素、廉洁。
要说明一点,纳妾并非不光彩的事。后汉蔡邕所著《独断》中,记述过汉代的纳妾规定:‘卿大夫一妻二妾’,有特殊贡献,可最多娶八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可以娶一个妾,即‘士一妻一妾’。普通老百姓是不准娶妾的,‘庶人一夫一妇’。
诸葛亮纳妾是合理的,诸葛瞻是妾所生也是合理的。
不管诸葛瞻到底是黄氏生还是妾生,至少诸葛亮有后了,诸葛攀便可以顺利回到吴国。
诸葛瞻,他和刘禅可能比较类似,都是父亲太忙,没有时间亲自培养儿子。到了诸葛瞻八岁时,诸葛亮又要北伐。在北伐前,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写信:‘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就是说我的儿子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了,十分聪明可爱。我担心他过早成熟,恐怕将来成不了大器。
知子莫若父,看来诸葛亮对这个儿子的希望不是很大。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评价长子诸葛恪,也有类似言语。
当诸葛亮重病,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时,写家书《诫子书》给诸葛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通俗意思: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才能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急燥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时光飞驰,意志随日月流逝,最终就会像枯叶一般零落,人不能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就只能悲伤困守在自己的居舍,到那时再悔恨也来不及了。
这最后一封家书,是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最后的关爱与教导,他希望儿子能够修身、养德、成才、成事。
诸葛亮去世后,给儿子留下的家产是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服和粮食,略有宽裕。诸葛亮没有另外经营副业,家中便没有更多余财。
后来,诸葛瞻得到了国家优待,到季汉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诸葛瞻十七岁时娶皇帝刘禅的公主,张皇后的女儿为妻,授为骑都尉,掌监羽林军一部骑兵。又一年,担任羽林中郎将。再之后为射声校尉,如今官职侍中。
诸葛瞻和公主结婚后育二子,长子诸葛尚,次子诸葛京。另外他兄长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在成都留下儿子诸葛显,侄孙诸葛显便与他一同生活。
另外诸葛家族在成都还有一支,就是诸葛亮弟弟诸葛均。诸葛均随二哥诸葛亮为刘备效命,他没有带兵到前线打仗,在成都官至长水校尉。诸葛均这人,心思端正,为人低调,因此很高寿。
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三人是亲兄弟,都是诸葛珪的儿子。魏国的诸葛诞和他们属于堂(族)兄弟关系,并非一个父亲。而整个诸葛家族都是前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如今长辈诸葛均,子辈诸葛瞻,孙辈诸葛尚、诸葛京,重孙辈诸葛显,祖孙四代,同居一堂。
今日陈寿拜访周巨,然而周巨却没能帮他解决任何问题,这让他颇为无奈。当他离开时无意间发现了诸葛家,那么到了季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诸葛家又是什么情况,请看下一章:诸葛交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