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宗室刘永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四人皆道:“好,明白了!”

  饯行酒宴结束后,刘禅回后宫休息。

  黄皓服侍刘禅就寝,刘禅洗过脸后,道:“黄常侍,今日还有事否?”

  黄皓想了想,道:“倒有一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刘禅道:“不是那么重要的那也是事,说来听听。”

  黄皓道:“老仆遵命,甘陵王想入宫面圣。”

  刘禅道:“甘陵王刘永?”

  黄皓道:“正是。”

  刘禅道:“他来做什么,吾没召他啊。”

  黄皓道:“甘陵王今年四十,子曰:‘四十而不惑’,或许他觉得是时候入宫面圣了。”

  刘禅觉得好笑,道:“年纪是不小了,可是他有什么好困惑呢,先帝封他为鲁王,吾封他为甘陵王,一生富贵荣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有什么好困惑。他来找吾做什么,吾这里只有一个皇位,总不能把这位子传给他吧。”

  黄皓道:“那是,陛下说得在理。可陛下还有丞相、大司马、大司徒等职位空缺,他或许可以接受。”

  刘禅挥了挥手,乐道:“那就更不行了,他贵为宗室,分封为王,丞相、大司马、大司徒这些地位太低,而且最多也就封个万户侯,汝让他从王降为侯,那怎么可以呢。”

  黄皓想了想,道:“好像是这个道理,那陛下还能给他什么,美女、金玉钱财,还是增添封地。”

  刘禅道:“他是一个王,美女、钱财、封地会缺吗,怎么会请吾出面给他增添这些,也没这个道理。”

  黄皓道:“那老仆真的想不到更好的原因了。那就劝他离开,不要入宫?”

  刘禅坐在床边,叹了口气,道:“看来就只能这样了,让太常张峻和益州别驾汝超负责此事,劝他回去吧。”

  黄皓道:“臣遵命。”

  刘禅道:“好了,吾要休息了。”于是黄皓缓缓离开。

  此时,一直在外房偷听的四位宦官,见黄皓很容易就搞定这事,无一不佩服他。

  第二天。

  诸葛瞻的支援车队离开成都。

  在离开的路上,有很多自发而来的民众为其送行。

  送行者声势越发浩大,将道路堵塞,车队被迫停了下来。

  民众将车队围在中央,不断对车子喊着:“葛侯!葛侯!”

  诸葛瞻见况只能从车中出来,站在车上道:“乡亲!蜀中的父老乡亲,请安静,请安静一下。”

  待民众安静后,诸葛瞻道:“我知道诸乡亲都是来为我送行的,我内心充满感激,我也一定会努力报国,为国家多办好事。现在我要出发,请各位让开道路,拜托了。”

  话音虽落,但围观民众依然不愿离去,车队亦不能前行,弄得诸葛瞻毫无办法。骑在马上的樊建和宗预又数劝百姓。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疏通了道路。又因为走东门担心再被围住,所以车队选择走南门出城。

  出城后,车队走到一处桥边,樊建道:“葛侯,你可知道前面的桥叫什么名字?”

  诸葛瞻看着那处,道:“不知,那是什么桥呢?”

  樊建看着宗预,道:“宗老将军,你和我都走过这桥,你来说如何?”

  宗预道:“行,这叫万里桥。最早是秦蜀郡太守李冰所建,当时叫长星桥。后来丞相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感慨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桥便被称为万里桥。”

  诸葛瞻道:“原来如此。看来我国一位位出使东吴的使者,两国之间来往的百姓,都走过此桥。”

  樊建道:“是的,桥边就是码头,来往之人都是在这里选择坐船出行。桥边那片水叫笃泉,当地人用此水濯溉农田。”

  诸葛瞻向他指着的地方望去,道:“好桥,好船,好水,车队过了这桥之后该怎么走?”

  樊建道:“水载向东,然后往北,就可以到巴西了。”

  诸葛瞻的车队继续前行,行车速度或许不快,却也没片刻耽误。

  同一时刻,成都皇宫宫门外。

  甘陵王刘永的车队走到这里,一路上都很顺利,直到走到宫门门口时才被宫门卫士拦下。

  今日这里的宫门卫士有数十人,领军龚衡今日调往此处,负责这座宫门的安全。

  见车队被拦下,刘永吩咐随从告之卫士,他们是谁,来这里的目的,请求放开道路。然而龚衡听后不以为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见车队迟迟不能进宫,刘永有些着急,于是亲自下车,了解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