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诸葛回京第3/4段
初次拜见皇帝,陈寿显得有些紧张,动作有些僵硬不连贯。
见陈寿离得太远,刘禅招呼道:“陈寿啊,汝走近一点让我看看。”
见陈寿反应迟钝,不远处的谯周提醒道:“陈寿,陛下让你走近一点,还不快过去。”陈寿这才反应过来,赶紧驱走数步,一直走到诸葛瞻的旁边位置,跪拜皇帝。
刘禅道:“把头抬起来我看看,汝今年多大了?”
陈寿抬头后,道:“回陛下话,臣今年二十七。”
刘禅大悦,道:“吾记得诸葛丞相出山之时是二十七,大将军归国时也是二十七,今天见到你,又是一个二十七。看来吾和这个二十七还挺有缘的,看来卿将来了不得啊!”
陈寿道:“臣不敢,臣万万不敢。”
诸葛瞻道:“陛下,陈寿是巴西人,臣这次前去巴西的很多所见所闻,皆有他的协助。他有才,可以为国所用。”
刘禅点了点头,道:“陈寿,尚书仆射这么看得起汝,汝还不感谢他。”
陈寿于是又拜谢诸葛瞻。
刘禅道:“汝是愿意到宫中来,还是留在葛侯身边呢?”
还未等陈寿回复,诸葛瞻道:“陛下,让他留在臣身边吧,臣很欣赏他的才学。”
陈寿道:“陛下,臣陈寿愿留葛侯身边效命。”
刘禅道:“好,吾准了。”
诸葛瞻道:“陛下,陈寿今日面圣,还有话想对陛下说。”
刘禅惊讶,道:“是吗,汝还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陈寿道:“臣尊命。”
诸葛瞻从包里拿出几个物品,让黄门官呈于皇帝面前。
刘禅一看,道:“这不是钱吗,分别是五铢钱、先帝的直百钱、丞相的太平百钱和延熙年的定平一百,四种不同钱币。”
陈寿道:“陛下说的是,这四种都是我国几十年来通行过的钱币,陛下能看出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刘禅拿起仔细看,又将其放下,道:“品质上,重量和成色有很大不同。”
陈寿道:“是的陛下,最直观的就是重量与价值比。先帝的直百钱,重量是五铢钱的三倍,可是一个直百钱的价值却相当于一百个五铢钱。再到太平百钱,太平百钱的重量是直百钱的三分之一,但兑换比却是1:1。
最后是这个定平一百,质量是最差的,又薄又小,还看不清文字,它的重量只有太平百钱的不到三分之一,但兑换比也是1:1。也就说从五铢钱、直百钱、太平百钱再到定平一百,四十余年国家钱币贬值了三次,每次
贬值约三十倍。贬值三次之后,钱的价值已经降到极低,国民拿到这种钱,想买什么东西都买不了,和邻国的生意也做不成,造成现在国民生活越发困苦,所以如今...”
刘禅连忙止住道:“汝别说了,吾明白汝的意思,这都是吾的无能所致,是这个意思对吗?”
众臣一听皇帝这么说,皆感到震惊。
陈寿低下头道:“臣不敢,臣只是如是说道。”
刘禅道:“有啥不敢的,你又没说错,把头抬起来吧。“
待陈寿抬起头,刘禅看着董厥,道:“董尚书令,你觉得陈寿的钱币之论,如何呢?”
董厥道:“陛下,五铢钱,是武帝时期,为了实现钱币统一而发行的国家通用铜钱。它使得国力增强,削弱地方,也为国家征伐匈奴提供了充足的军饷,所以它是非常优质的钱币。而直百钱呢,它解决了先帝入蜀以来,军费紧缺,国库亏空的问题,使得数月之间,蜀中政局迅速稳定,也为后来先帝北上汉中,东讨孙权,打下了基础。这个太平百钱呢,丞相用此平定南中诸郡,收揽大量兵员、盐铁、牛马等物资,他解决了丞相五次北伐所需之军费,又能与东吴进行交易。最后这个定平一百,大将军之前连续五年北伐之所需尽出于此。所以无论是五铢钱、直百钱、太平百钱还是定平一百,它的存在都是有历史意义的,老臣回答完毕。”
董厥的回答,自然是有些道理,可刘禅却觉得不那么满意,于是看着旁边姜维,道:“大将军,卿说呢?”
姜维道:“陛下,自古以来,打仗打得就是粮草和军费。之前官渡鏖战,袁绍强而曹操弱,之所以曹操能克袁绍,乃是攻破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一举扭转战局。再有丞相第四次北伐,卤城交战,大获全胜,然而李严督运粮草不济,造成前线吃紧,无奈撤军,李严也因此被贬为庶人。如此来看,粮草和军费是作战之本,若能战胜敌人,收获比付出更多。若不能,则反之。我国几十年来和魏贼对抗,目的是为了占领凉州、关中,从而入主中原,兴复汉室。所以不得不增加必要的军费。臣认为国家军费是头等重要之事,若全军缺少军费,兵员、战甲、兵器,攻城、城防及运输用具等皆会不足,这样何以御敌。若敌人再来,土崩“陛下,臣陈寿愿留葛侯身边效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