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大同火锅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来,红红火火!”母亲阿花又说。

  爸爸打开一瓶汾酒。他问林风“你喝吗?”

  “我喝啤酒。汾酒的劲儿太大了。”

  “等你习惯这种味儿了,便忘不了,放不下了。”父亲拿起酒瓶倒在自己的那只已经发黄的白瓷酒盅里。

  喝过两盅酒后,老林的脸也红了,话也多了,“你们知道火锅是哪个地方发明的吗?”

  “四川吧”阿花说。

  “据说是游牧民族发明的,是内蒙古?”林风说。

  “火锅就是在咱们大同发明的。这还有个故事呢,”老林得意地说,“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正坐在他的代王府里生着闷气。那代王府白石底座、青琉璃瓦顶、雕梁画栋、豪华壮丽、气势磅礴,闻名于世的九龙壁就是它的照壁……”

  “你就别卖关子了,说正经的。”阿花说。

  “那性情粗暴的朱桂想着:‘我虽然住在固若金汤的大同内金碧辉煌的代王府中,却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他越想越生气,酒也喝得没滋味了,抬手把铜碗铜盘掀翻在地上。一位聪明的臣子见此情景,他灵机一动,不惧反喜。他于是召集一批能工巧匠,研制出将鼎下的炽碳和鼎内的高汤巧妙结合在一起的食具——铜火锅。这铜火锅由底盘、火座、锅身、锅盖、火筒、筒盖六个部分组成,其形制如塔,高约尺余。锅盖锅身上还雕琢着龙形图案。朱桂盘坐在炕头上,吃着炕几上铜火锅内滚烫的美味,赞不绝口,哈哈大笑,当场给这位贡献火锅的功臣加官三级。至今老大同人还把铜火锅称作‘速升锅’。

  “大同地处雁北塞外,自古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风。南北朝时,就有《悲大同》一诗:‘悲大同,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这火锅,既可作食具又可取暖;铜器,方便耐用。久而久之,铜火锅便成为大同地区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并且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工艺品。

  “大同的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品相当繁盛,当时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就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故称铜匠街。

  “大同铜火锅的生产过程,分为部件成形、焊接、锅里镀锡、錾雕、抛光、组装六道工序。其中既有精密铸造技术,又有美工设计和錾雕工艺。铜火锅内里涂锡,既防锈消毒,又可保持食物的本味。大同铜火锅主要以手工锻造技艺闻名,锅身上精致形象的图案,成为一绝。匠人在锅底、锅身、锅盖上精雕细凿,雕上龙戏凤、燕穿柳、鱼伴莲、喜鹊登梅、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各种花纹都用小锤、钢錾一点点錾成……”

  “你这又是从哪儿弄了本书,背了几个月吧。”阿花听烦了,便讽刺道。

  “就背了一个月。什么,什么背的,是我自己总结的。”老林气愤地说,“1973年,***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大同访问时,就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作为礼品赠送。”老林得意洋洋地说,“还有一个问题,那么代王朱桂吃的火锅里都有什么美食呢?”

  “这个倒挺有意思啊,啥美食?”阿花问道。

  “古城墙的南城门耳城里,有一个巨型火锅,其高5.17米,直径3.57米,重达3767斤,仅一个盖子就重700斤,一锅可装重达一吨的食材,可供一千人同时就餐。”

  “你这数字背了多长时间?”阿花问。

  “三天,什么三天,三个小时。”

  “那也够长的。”

  “你能不能不打岔?我讲到哪里了?”

  “可供千人同时就餐。”林风说。

  “对,可供千人同时就餐。这火锅便是依照传统定制,采用木炭点火,食材也是依照着明朝代王爷的吃法,故将其命名为‘王府升锅宴’。这食材有扒肉条、丸子、鸡块、牛肉,有大同黄花、香菇、干豆角、本地豆腐。”老林继续说,“大同扒肉条的做法:将葱段、姜片、花椒、大料放入锅内,倒宽水煮沸,搁新鲜的约十五厘米见方的带皮五花肉。如不够新鲜,便猪皮硬老,不易起泡(皱)。文火煮至六七成熟,筷子可插入肉即可。将肉捞出切约一厘米的宽片,入黄酒锅内浸煮上色,以前是用干葫芦条同煮上色。”

  “既然你说的这么好,你倒是给做一次故称铜匠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