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街门楼第1/3段
偶尔街边还立着一个破落的广亮大门。一侧的包砖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前檐柱后檐柱中柱茕茕孑立,门头少泥露椽,刷过黑漆的走马板倒是完整,但看不见任何图案了。
“看这个老门楼……”林风惊喜地喊道。
“这个,太普通了吧。”老林回答道。
“唉,人念旧虽说也是一件好事儿,只是这么年轻就念旧。”阿花担忧地说。
又往前走,老周走进一家门楼,众人以为他去看那影壁的砖雕,他侧身凝望那垂花门,然后和跟进的众人说:“看,这檩枋间的荷叶墩形象生动,可见风致;雀替上的雕花喜鹊体态轻盈,一只作俯首啗梅状,尾羽高翘,腹部纤羽毕见,另一只作飞翔回首状。”
“边飞翔还可以回首吗?”林风问。
“不清楚,但看起来还是自然的,双鸟相顾。”
“说起垂花门,这也是我们大同民居的一个特色。北京往往是二进以上院落才有垂花门,而在大同一进院落就把垂花门做成二门,据说也只有城里才是这样的。大同城区的垂花门、大门和‘二门阖廊儿’(大门到二门这段空间)以及影壁,共同构成一个赏心悦目的第一空间。一般民居迎大门正面都设有砖砌影壁,大同的‘福’字照壁文化内涵有四:其一为福,即幸福、福气;其二为福禄,福中有禄,福禄双全,‘福’字中偏旁‘示’的点转化为一只矫健的鹿,有的鹿头特别明显;其三为福禄寿,福中有禄,福中有寿,福禄寿三全,应用象形字的手法,右边部分转化为‘鹤’形,鹤代表长寿,这是大同民间艺人异想天开出来的字;其四为万福,篆书的‘福’字中的‘田’里,‘万’字纹代替了‘十’字,表示万福。”老林眉飞色舞地卖弄着。
“‘福’字照壁砖仿斗拱、垂花、砖雕岔花都十分精美。灵丘县有一面照壁,单翘单昂斗拱的昂转化为象头,鼻子卷成如意状,嘴角含笑,温顺可爱;拱眼则雕刻成一列佛手、蝙蝠和‘寿’字结合图案,佛手幻化成一双修长的虔诚礼佛的手,‘寿’字线条纤细流畅,让人愉悦;垂花柱头是龙头,雀替是麒麟、夔龙。据说制作这面照壁的工匠一生只做过三面。”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大门也做成垂花门式样的,看起来好像是戴了一个大大的帽子。”
“小式的木构加戴了大式的瓦顶,有点儿不伦不类,然而这正是大同民居垂花门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
马路的另一边有一个普通砖门。
“这是什么大门?”晓彤问。
“这是随墙门。在大同,大门有广亮门,是仅次于王府的大门,其次是抱厦门,然后是垂花门,最后是随墙门。”林风也想在晓彤面前显摆一下,“显然这是一户普通的人家,却对那些雕梁画栋羡慕不已,于是便雇了一个拙劣的工匠,或者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从这门楼上头两边嵌的两块雕砖来看,年代不久,这质量,既像砖又像泥的,图案为中间垂下一个莲花柱,周围缠绕着西番莲。仔细一看,做工粗糙,但远观却颇为可爱。就像魏碑,很多魏碑都是由工匠雕刻,虽然不是成熟之美,但却不失天真之态。”
周馨艺看了一眼林风接着说,“抱厦门是指在围墙前后加出来的一种门,它是大同民居有别于京城的特有的传统建筑。和砖木结构的广亮门相比,抱厦门没有山墙包围,属于纯木结构,其中,柱居于院墙中心,前后檐四根柱子以中柱为中心,构成一个只有悬山顶、没有四壁的虚空屋子,就像四合院屋前加出来的门廊一样,开阔敞亮,简洁大方。大同城区欢乐街抱厦门多,讲究的院落门前还有抱鼓石,比如太宁观街2号。随墙门是在宅院一堵院墙墙垣上开的门,是真正的平民门楼,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简单。它虽然大同,大门有广亮门,是仅次于王府的大门,其次是抱厦门,然后是垂花门,最后是随墙门。”林风也想在晓彤面前显摆一下,“显然这是一户普通的人家,却对那些雕梁画栋羡慕不已,于是便雇了一个拙劣的工匠,或者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从这门楼上头两边嵌的两块雕砖来看,年代不久,这质量,既像砖又像泥的,图案为中间垂下一个莲花柱,周围缠绕着西番莲。仔细一看,做工粗糙,但远观却颇为可爱。就像魏碑,很多魏碑都是由工匠雕刻,虽然不是成熟之美,但却不失天真之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