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合院之特色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门前的台阶一般为三级,这样既可抬高房屋基础,又利于排水避虫,有‘连升三级’的美好意愿。不过也有五级、七级台阶的。”

  “……”

  大同四合院门前大多置抱鼓石。官宦富商之家还设上马石、拴马柱、灯柱、石狮等;还有的又在大门门额上悬挂“进士及第”“提督军门府”“五世同堂”等匾额,门前竖起三丈高的旗杆,在旗杆高处设一容器,专供祭祀时摆放供品。

  推开大门,迎面是一砖雕影壁,两边各有一个随墙门,从右门进入到四合院内,这是封闭式的布局,正房三间,左右两旁各设耳房一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南房三间,西南角处有厕所。院中方砖墁地,只空留一小片儿土地,可植花草。正房高大,檐廊深邃。

  为了采暖保温,大同的民居房顶不高,屋顶也相应降低,属于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小式建筑。大同城区四合院中很大一部分是正房采用卷棚顶,东西厢房是硬山顶,南房也是卷棚顶。但也有的是正房是硬山顶,东西耳房是卷棚顶。硬山顶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庄严朴实,线条硬朗,正脊垂脊上有砖雕花饰,异常精美,脊兽造型也丰富多样。大同的卷棚顶居多,是因为气候寒冷,屋顶前坡长,冬季日照面大,即使下雪也易消融;后坡短,西北风常吹,积雪不会久留,大同俗语称之为鹌鹑檐式的卷棚顶,这种屋顶和硬山顶相比,弧线优美,流畅飘逸。卷棚顶两山墙配以排山脊,山面镶装博缝砖等构件,造型生动自然。卷棚顶与硬山顶相结合,起伏有致,刚柔并济,柔化了整个城池的刚性风格,使得这座战火连绵、刀光剑影的城市更有了一种生存的韧性。另外,大同民居屋顶上还有别出心裁的地方,就是筒瓦和吻兽的运用。按照当时封建等级建造规制,各地除皇宫寺庙可使用筒瓦和吻兽外,民居四合院屋顶一律用板瓦,更禁用吻兽。但大同民居屋顶不仅大量使用筒瓦,而且各类吻兽齐全,丝毫没有受到“清规戒律”的影响,可谓奇事。

  “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看那些脊兽格外地鲜活。”林风说。

  “不错吧。”

  林风能从晓彤的神情和语意中感到骄傲,可林风所说的是一种自然美,无关拥有。

  “关于吻兽,还有一个传说呢。”晓彤看着林风,等他往下问。

  林风点点头,“说来听听。”

  “据说大同居民院落的建筑风格与王阁爷有关。我给搜一下啊,”晓彤惬意地一笑后,拿出手机查起来,“王阁爷,清代山阴县人,做过大学士,给太子当师傅。他出生那天,他那不识字的父亲为起名字犯了愁,到大街上,看见大门旁两个墩子上一边坐着一位本县的秀才,便去请教。一个问明生辰八字、姓氏以后就说:‘公子就称王囚吧。’其父问日:‘囚当何讲?’另一个秀才答道:‘此乃国中第一人才也!’其父谢道:‘如此甚好。’就起名王囚。王囚长大成人后,读书识字,才知道当时给他起名字的人在糟践自己。其父悔之当初,要给王囚改名。王囚执意不肯,下定决心要勤奋苦读,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奇才’。十年寒窗,王囚不负众望果然中状元,成为内阁大学士,专司教太子读书,并在朝参政,辅佐朝廷。数十年后,太子即位,王阁老深知‘伴君如伴虎’,请奏万岁告老还乡,皇上再三挽留,王阁老执意不肯,皇上只好应允。问他临走前有何要求,阁老奏道:‘返乡以后要盖一座一匾(门挂金匾)二杆(门两边栽旗杆)、三砖四瓦、五脊六兽的院落,且家乡父老也可仿建。’皇上准王阁老奏章,但仿造一事除王阁老和举人进士可‘一匾二杆’外,百姓只可建‘三砖四瓦、五脊六兽’的院落。‘真龙口里无戏言’,既然万岁已定,王阁老不再争辩,领旨下殿去了。”晓彤高高地扬起右手。

  “什么是三砖四瓦、五脊六兽?”

  “三砖即三面砖墙,一面门窗;四瓦为屋顶四面均可置瓦;五脊为正面一道主脊,四道山脊;六兽是正脊两头各一,四个山端各一,兽为麒麟状。三砖四瓦还有一说,就是三砖为磙砖、表砖和方砖;四瓦是板瓦、筒瓦、猫头瓦、滴水瓦。”

  “虽是传说,听起来还是很美的。”

  “传说本来就是很美的。”

  返乡以后要盖一座一匾(门挂金匾)二杆(门两边栽旗杆)、三砖四瓦、五脊六兽的院落,且家乡父老也可仿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