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合院之生活第3/3段
“寓意也不是迷信。你爸怎么说?”林风问。
“我爸想了想说,‘没有一个合适种的。古城四合院沒有了人气,把人脉都迁出去了,所以显得冷清。你想四合院本来是一方闹市中的静地,也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乐园。’”
“是,说的对。”
“鱼缸我可知道,鱼缸可不是咱们现在人养的玻璃鱼缸,要把艳丽金鱼养在瓦缸里。瓦缸的颜色越深,金鱼的颜色便越鲜艳。观赏时,把金鱼捞出放在一个白瓷的鱼浅里,想一想五颜六色的金鱼摇头摆尾、悠哉悠哉地游着。不过‘先生肥狗胖丫头’,我可不喜欢,这分明就是懒惰嘛。”
“有一种哲学叫懒人哲学。”林风说。
“哦,我知道了,这个你不用给我讲。你认为应该种什么?”
“应该种梅花。唐代崔道融作梅花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果然是孤傲的人。梅花的诗还有一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晓彤说。
“‘摇枝不是雪’,摇摇枝头,没有雪花落下,才发现那是梅花而不是雪。”林风说。
“哎,是哪个‘遥知’呢?不对,人家是远远的就知道那是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香味飘过来啊。你这个人啊。不去大城市,是逃避吧,呆在这里还谈什么‘心远地自偏’,到繁华的都市里锻炼锻炼。”
“我觉得哪里的天空都是一样的,家乡的天空反而更明朗一些,躺在城墙上看蓝天里的白云在缓缓地幻变,觉得挺好的。”林风说。
“在这里就好像那只青蛙。”
“坐井观天。”
“不是吗?”晓彤说。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即使在这里也什么都能知道,什么都能学到啊。”
“光读书是不行的,有时会呆的。”
“嗯,你还不如直接说‘书呆子’呢。有时我也出去走一走啊,大学我也是在京都上的啊。我觉得现代人更应该沉静下来,踏踏实实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应该去南方看看,那里霓虹闪耀,繁华如梦,人们的思想自由先锋。”晓彤说。
“我喜欢这里,我最喜欢这里的风,塞外的长风没遮拦地吹来,要是冬天下了雪,那就更好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刮起雪地上的冰粒,回旋飞舞,能划破厚脸皮呢。”
“你不想一想未来吗?”晓彤问。
“未来?未来是什么?我觉得就像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云冈石窟,千载而下,还能以人性、艺术的光辉见证于世人,这才是未来,未来不能割断历史。至于物质方面,也挺好的啊,养家糊口,知足常乐。”
“就你挣那点钱还养家糊口呢。”晓彤问。
“基本生活还是够了嘛。”
“差得远呢。就比如说咱们坐在这里讨论四合院里那个空地上种什么花,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你得有这个四合院,对吧?”
“中国的文化里既有这样精致的生活,也有《陋室铭》啊。再说,我可以去文庙或善化寺里边看呀,只要拿身份证都是免费让进的。”
“那能和家里一样吗?在家里可以一边饮酒一边赏花。”晓彤说。
“好吧,你说的对。”林风忍耐住自已,他不愿和晓彤争辩什么。
“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两人都默默无语,不再说话了。
林风和晓彤沿着朱衣阁街向北走去,又发现一处精致的砖雕,两人心不在焉地看了看。
他们在关帝庙门前的旗斗下分别。
晓彤沿着店铺鳞次栉比的鼓楼东街走去。林风目送着晓彤远去,然后默默地拐向李怀角街。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