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宰予昼寝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束腰红木条桌上的玻璃框里呈放的是竹简,上面写着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及《论语》的内容。

  于丽却喜欢读那竹简上不好辨认的隶体字,她慢慢地认真地读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高翔听后说:“这句话有意思。”他见大家不说话,面露喜色,继续讲解,“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这句训诫真恶毒啊,它被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我认为清朝就是这样,闭关保守,所以导致衰落。但是这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大教育家、思想家的本意吗?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在春秋时期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候的文章,还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便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意义通顺的话。

  “所以,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掌握不来,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大家一边说一边走了出来,外边环境极好,游人不多,清幽新鲜。这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蝶舞蜂飞,可以听到树上婉转的鸟鸣,和远处高楼上风铃之声。

  “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

  “这个我知道,”顾菁菁说,“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年迈体弱,尽量不要长期在外地。实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我要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衣食起居。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必定会牵肠挂肚的。是不是啊?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让父母放心,但又不反对儿女到外边去创业谋生。”

  大家一致称赞。

  顾菁菁高兴地看着高翔。高翔却并不满意,他说,“这个都好解释,主要是下边这个一直有争论。‘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个……”

  “这个好解释,”顾菁菁抢着说,宰予: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昼寝:白天就在睡觉。朽木不可雕也:腐烂的木头,不能再加以雕刻。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粪土,秽土。杇,饰墙的泥刀。意思为秽土之墙不可再加以粉饰。诛:责难。始:原本,起先。是:指上文‘听其言而信其行’。就是说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烂木头不能再雕刻,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我对宰予,还能责备些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对人,总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得再看看他的行为。我是因为宰予才改变我的态度。’”

  “对于这个,还有另一种解释。”高翔说。

  “真的吗?”顾菁菁用敬佩而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还有学者认为‘昼寝’是‘画寝’之误,否则岂不是生了病也不能卧床。首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梁武帝,而梁启超也如此说,宰予非常调皮,常常在寝室里‘画’壁画,可说相当幼稚,因此孔子才骂他。”高翔说完后看看万哥。

  万哥的酒劲还没有退去,“‘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那我就说几句吧,古代对于‘昼寝’责备甚多,主要是白天短,夜间长吧,那是没有灯火,夜间不能学习,,”顾菁菁抢着说,宰予: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昼寝:白天就在睡觉。朽木不可雕也:腐烂的木头,不能再加以雕刻。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粪土,秽土。杇,饰墙的泥刀。意思为秽土之墙不可再加以粉饰。诛:责难。始:原本,起先。是:指上文‘听其言而信其行’。就是说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烂木头不能再雕刻,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我对宰予,还能责备些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对人,总是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得再看看他的行为。我是因为宰予才改变我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