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鼓楼东街之夜色二第4/4段
“无虑山下,一夜东风暖;翠峰深处,几树梨花颤;隐约是故人,琴音流水;明月一盏,照亮杯中云山;清风潺潺,白云去又还;莲花石潭,望海望不穿,世间多少事,过尽千帆;静坐一盏,回首唯留梦酣,青山一片云雾,心安即归处。”
“好啊!你这哪是卖东西,你这明明就是在交友交心嘛。”小胡说。
“确实,大多靠朋友们捧场,看我这‘观音、莲花’挂幅,还有这唐卡,都是朋友送的。”
“挣朋友的钱。”
“这句话看你怎么理解了,为朋友提供质优价平的服务,这是双赢。当然我们并不在乎高低输赢,昨天有一个学生模样的过来买衣服,我看到她特别喜欢的样子,但钱又不够,只好亏本卖她了……”
“生意怎么能这样做呢?至少得保本儿啊!”小胡激动地说。
他俩倒聊得很开心。
“唉,我就不是一个生意人,只是在面对这个物质世界,不得不采取这种说话的方式而己。”
“一方面我们以诚相待,另一方面也是在修行,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在这个浮华躁动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静’下来。”文静的那位说。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林风说。
“呵呵,”她会心一笑,又说,“先让人的身心真正地安静下来,只有先静下来,才能达到更高的‘空’的境界。”
“‘空’,那可就难了。”万哥说。
“是啊,一步一步地来,别想的太多。“
“我觉得这个,又是汉传佛教,又是唐卡,藏传佛教,放在一起合不合适?”林风问。
“这个嘛,我们一起学佛的好多人,有的喜欢汉传佛教,有的喜欢藏传佛教,我觉得这没有什么排斥、相异的,只是修行的道路不同,但都是修行扬善,最终是殊途同归的,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比如‘静’、‘净’,‘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就好比大同城内既有华严寺、善化寺,又有藏传佛教法华寺一样。”林风说。
“还有道教的纯阳宫。”
“还有大清真寺。”
“东街还有基督教堂呢。”
“文化要有包容性,只有相互地学习,融合,这样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万哥说。
“是了,做人也是这样的。”她笑着说。
“这件衣服我要了。”晓彤说。
林风赶紧要给付钱。
“你要付钱,你就穿去啊。”
“唉,林风,你穿上一定漂亮。”
“胡说。”
“要不,一人一件,情侣装。”
“去你的。”
“为什么起‘無塵’这个名字呢?”万哥问。
“出自一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噢,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不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吗?”
“那是神秀作的。《坛经》上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此偈‘见即未到’。”高翔解释道。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