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宋朝人的吃文化第2/2段
这时酒菜也上的差不多了。
“‘松玉’?一定是美味吧,咱们吃过吗?”小胡迫不及待地问。
“看你那馋样。”万哥夹起一片醋溜白菜给大家看了看,吃掉了,接着说,“不错,不错。”
“哎呀,你倒是说啊。”小胡着急地说。
“不是给你们看了吗?”
“没有啊,难道是大白菜?”
万哥点点头。
“哎哟,憋死个人了。”飞燕说,“得给万哥多喝点酒,这样说话才痛快。”
“呵呵,”万哥笑着说,“别着急,还早着呢。”
“我们还等着回家呢。”
“要不你们先吃,吃好了先回?”高翔说。
“我们已经吃好了,先回了。”晓彤说。
“那行,我送你。”林风赶紧说。
女士们都准备回了,顾晶晶犹豫了一下,也走了。
“丁一,你待会儿还回来吗?”小胡问。
“我……”
“你还回来吧,省得他们又赖我。”飞燕说。
林风再回来的时候,万哥正和高翔高谈阔论,那兴奋的一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样子。
不一会儿,小胡和丁一也都回来了。
“要说宋人在吃方面,那可讲究了,不但有美食,即便是盛饭食的器皿也很讲究,饭店都用银器盛饭,上有精美的图案;酒比饭还重要,酒有:流香酒、银光酒、雪醅酒、龟峰酒、蔷薇露、琼花露、思堂春、蓬莱春、秦淮春、浮玉春、丰和春、皇都春、有美堂、中和堂、清白堂、元勋堂、真珠泉、萧洒泉、齐云清露、北府兵厨、第一江山、蓝桥风月……
看看,看看,这些都是宋朝响当当的名酒,但总的来说,宋朝的酒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纯粮食酿的酒,一类是用肉辅助酿的酒。”
“什么?纯粮食酿的酒我知道,但是肉还能酿酒?”小胡追问。
“是呀,”万哥看着手机念道,他总能从手机里快速地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宋人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中就记载了羊羔酒的酿法:‘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诸曲皆可……’其实就是在正常酿酒的过程中加入肥羊肉,宋人认为这样酿出来的酒特别好喝。歌舞、音乐和酒同样重要,酒席上还一定要作词,所以有了文学的又一高峰——‘宋词’。”
“女词人李清照无论是活泼的少女时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还是国破家亡,沦落天涯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都有酒。”高翔说,“酒与诗词是不可分离的,只有诗人词人喝好才能做出佳作。至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被评为中秋第一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宋朝,每一首词的词牌都代表一种曲谱,每一首词都可以歌唱出来。唱词也有讲究,分‘清乐’和‘小唱’。所谓清乐是有伴奏的,这边在轻轻唱,那边吹个笛子、弹个古筝什么的;而小唱则是歌者自己拿着拍板边打边唱,唱的很慢,令自己陶醉。不过,你可不要偷着乐,只觉得听得舒心,别忘了晏殊说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文人们作了一首新词,再让人当场唱出来,唱一曲你就得喝一轮。”万哥说。
“那得喝到什么时候啊?”小胡说。
“古人什么都有讲究,约定俗成的,不用说出来。比如‘送客’,大家都很尽兴,这时主人家端上来一碗汤,这碗汤,根据南宋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这是一碗用甘草、陈皮、白檀、藿香等有甘香味的药材为主料,再加上竹叶、杏仁、莲子、金银花等配料,熬成的一碗美味滋补汤。看到这碗汤,你就别磨蹭了,赶紧喝完汤识趣地告辞吧……为啥?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写了:‘客去则设汤……上至官府,下至里闾,莫之或废。’宋代习俗是端汤送客,上了这碗汤就是主人在暗示你可以走了,从官场到民间都是这样的习俗。”
“长学问,听万哥讲是一种享受,不像我学的那些知识都是干巴巴的。”高翔羡慕地说。
客去则设汤……上至官府,下至里闾,莫之或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