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应县木塔第2/2段
“说起应县木塔来,我也去过几次,从导游那里也了解了一些,”那店老板也兴奋地说,“应县木塔将斗拱这种中国独有的建筑构件运用得登峰造极。塔下可以看到,朵朵斗拱如簇簇莲花,镶嵌塔身。木塔共使用斗栱54种、480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使用斗拱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而斗拱结构则巧妙地将木质的梁、枋、柱紧密结合成一体,从而支撑起整个建筑体。同时,还可加强塔身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据说近年来,应县木塔已经变形了。”小胡说。
“那是当然,由于近千年来的风雨侵蚀、多次地震和战火的袭击,木塔的部分承重构件已经损坏,塔身也有变形。据记载,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那店老板说起应县木塔来如数家珍,“木塔历经千年风雨,肉眼可明显看到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为了保护木塔,现在游客已不能登塔参观。目前,木塔塔内只有第一层对外开放,为了弥补游客不能登塔的遗憾,木塔景区推出VR体验项目,利用高科技创新手段,让游客体验更加逼真、完美的旅游。”
“呵呵,大哥,您是导游吧。”万哥笑着说。
“我不是导游,但在这古城内开店,我怎么也算半个导游,外地游客来我这吃饭住宿,我给他们介绍景点,规划联系游玩线路。”
“那感情好。来,大哥,我敬您。”小胡举杯敬店老板。
店老板大哥喝了一口酒,继续说,“如今,为了保护木塔,大批的专家学者们来到这里,测量、考察,得出以下结论:木塔一层内外槽柱周围有土墙夯筑,由于其刚度较大,对柱体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所以木柱倾斜较小。木塔变形较大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二层明层,三层的明层和平座层(暗层),而且二三层变形的方位不同。二层明层变形是向东北方向倾倒的趋势,三层明层变形是向西南方向倾倒的趋势。由于两层倾倒的方位不同,所以导致木塔塔身出现扭转的感觉。除此之外,各层柱网的垂直沉降现象也很严重,木塔构件因受压劈裂、受压垂弯、受压折断、受压扭曲等纵横变形收缩是损坏的重要方面。亟待维修啊!”
“那就修呗。”丁一说。
“修?说的轻巧。怎么修?专家也一筹莫展。而且从古至今也修了好多回。据记载,应县木塔进行过几次维修:第一次是在金明昌年间(1191—1195年),也就是塔建成后130多年,塔内加方柱,平座内后加枝樘等,后加构件,大大增强了塔的结构强度,属于加固措施,所以记载为‘增修益完’。元代再次维修,没有详细记载。明正德十二年,重妆佛像;此后,清康熙年间至同治年间又修理过几次,大都是修补和装饰,没有触动本体结构。民国十七年、十八年修过两次;民国二十年,木塔遭受了最大的厄运,地方绅士们将各层灰墙及其内斜戗拆除,全部改装成现在的格扇门,看上去玲珑剔透,但它原有的三角斜撑加固作用却消失了,所以专家指出:‘木塔历史上的错误维修,以此为最。’1974年-1982年整修,先后更换了楼板,楼梯,围栏,加固二,三层大梁,加固了塔基,补塑了文革中被毁坏的各层塑像,并油饰了外部所有的构件。”
“看来,还不如不修呢。”小胡喝了一口酒胡说道。
“对,老弟,你说的真对啊!”店老板夸赞道。
“是吗?”小胡莫名其妙地说。
“如今应县木塔的保护,存在着很多难题,对于文物保护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如何在消除木塔安全隐患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存木塔的原始构件,让木塔在维修中的损失减到最小。目前无论是我国文物保护界还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主要提出来几种方案:第一种,落架大修,把木塔拆掉,将原有构件进行编号,逐项检修,重新搭装,合成复原。第二种,悬吊维修,把三层以上整体抬升,仅拨正维修下面两层,再把上面放回原位。第三种,现状加固,用现代的钢架支撑,加固维修残损部件,但影响美观。第四种,也是最可行的一种,就是不修。”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小胡笑着说,“来,喝酒。”
“干杯。”
应县木塔的保护主要提出来几种方案:第一种,落架大修,把木塔拆掉,将原有构件进行编号,逐项检修,重新搭装,合成复原。第二种,悬吊维修,把三层以上整体抬升,仅拨正维修下面两层,再把上面放回原位。第三种,现状加固,用现代的钢架支撑,加固维修残损部件,但影响美观。第四种,也是最可行的一种,就是不修。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