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晚明崇祯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应该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呵呵,就是这个。崇祯皇帝用孙承宗为帅,袁崇焕为将,可平辽;却自毁长城!”

  “晚明最大的困难不是穷吗?”林风问。

  “不是穷,不是没有物资,江南还是很丰富的,只是没有白银。”

  “银子到哪里去了?”

  “明朝晚期其实经历了一个‘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崩溃’的过程。这始于明朝隆庆元年(1567)的‘隆庆开关’,朝廷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到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亿两。当时中国出产的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海外各国欢迎,但是许多国家因缺乏明帝国必需的商品(无法进行商品互换交易),所以只好用白银来支付,以致引起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对于‘银本位’国家的明朝……”

  “为什么不使用纸币?或者铜钱呢?”

  “纸币和铜钱明朝都使用过,纸币大明宝钞随意发行,发行越来越多,政府也不回收旧币,以致后来宝钞成了百姓手中的‘废纸’。百姓只有拿金银兑换宝钞去买东西的权利,却没法用宝钞去兑换金银来保值,最后宝钞当然就消失了。

  “至于铜钱,大明皇帝及官员认为;铜矿太少,铸铜钱劳民伤财;铜钱太重,不利于长途运输;假币太多,政府管不过来。”

  “管不过来,那些当官的都管什么呢?”

  “既不懂又懒得管,他们忙着党争,维护自己集团的小利益,心里早已忘了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不足值的铜币当然也同宝钞一样,出现了滥发的局面而消失了。白银的过量流入,就会出现物贵银贱,这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白银是一种稀有金属,但它本身并不是财富。当数以亿计的白银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流入明帝国后,并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创造出新的价值,更没有促进创新,而是被集中到少数商人与权贵手中。”

  “他们用这些银子干了什么?”

  “用来兼并土地、购买房产,或就窖藏到地下。这使得土地和房产价格变得异常昂贵,普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于是土地、房产进一步集中到权贵手里。”

  “这种情况似曾相识啊!”

  “呵呵,”万哥一笑,继续说道,“当明帝国出现‘物贵银贱’的通货膨胀后,对外贸易开始萎缩,海外白银流入明帝国的动力开始下降。于是在崇祯初年,就出现了白银流入不足的问题,导致明帝国迅速跌入通货紧缩的泥潭。而这时真正要崇祯命的是张居正时期开始推行的‘一条鞭法’。”

  “这怎么可能呢?”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实行之后,确实效果相当好,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简化了收税成本,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王朝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再好的政策也只是适应当时的环境。到了崇祯初年,面对白银不足,全面紧缩的经济,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就会产生两个灾难性后果:一是由于税赋需折成白银,农民必须将出售谷物得来的铜钱折成银两去交税,但此时银价已经上涨,这样使得农民的税赋愈发沉重。沉重的税赋会让农民活不下去,引起农民暴动;二是农民的税收不上来,各地拖欠严重,朝廷的库银大幅减少,无法支付辽东的军饷,剿灭农民军的军费。崇祯对于这两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

  “哦,原来是这样。”

  万哥和林风两人吃完晚饭后在四牌楼道别。

  “时间过得真快啊。万哥,什么时候再听你讲晚明的故事?”林风问。

  “呵呵,随时可以,过两天我要去南城墙,去看看雁塔去。你去吗?”

  “去,当然去。”崇祯皇帝事事励精求治,百官小有差池,不论是疏忽懈怠,是才能不济,是故意推诿,是稍微失误,一律重责,轻者罢职流放,重者下狱论死。崇祯自以为是“行乱世用重典”,结果百官却都愈发的逃避责任,无所作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