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派系争斗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政会议。这个财政会议由袁世凯为召集人,而粱则为实际主持人。</p>

<p>熊希龄内阁垮台后,财政权更集中到总统府了,甚至连收支一切多由总统批定。</p>

<p>有一天,袁世凯对梁士诒说“财政窘迫若此,交通部总要帮个忙才好。”</p>

<p>梁答:“请总统吩咐,要多少才够?”</p>

<p>袁说:“每月总须有四五十万才够。”</p>

<p>梁答: “那么就是五十万好了。”</p>

<p>从此交通部每月便按时如数缴出。</p>

<p>两杨反梁的得意之举是迎合袁的心理,捧徐世昌出来做国务卿。因为这样一来,则总统府秘书长的地位便完全落空,这是打击梁士诒最好的一个办法,也是一着绝妙好棋!</p>

<p>高处不胜寒,梁士诒虽然权重,可是处境也很危险,这可于一段剪报和梁的父亲一封家书中看出。</p>

<p>这份剪报是香港《字林西报》的一篇专稿,描写梁的权力,全文如下:</p>

<p>“中国今日所恃以存在者,是为袁总统,而将来所恃以存在者,实为梁秘书长。梁士诒者,在中国财政上最有势力之第一人也。其人赋性坚定,才具极圆滑,不喜大言高论,但求着着踏实,步步为营,以至水到渠成,一举而收其成,此等性格,极似袁总统之生平。</p>

<p>“总统府中,重大财政事项,袁总统恒倚如左右手,譬如行军者,袁大总统为前路先锋,梁士诒为其后路粮台。彼又得最好接济之交通部,富源无穷。周学熙去后,彼已运其妙腕,至于财政部,近且大见成功。且更进而着眼于全国实业。</p>

<p>“现在实业开放政策实倡始于梁士诒。熊希龄等不过随声附和,而收其功者仍为梁士诒。故吾人论中国财政上之实权,除梁士诒外,殆寻不出第二人焉。且梁士诒财政上之势力,非唯于国内占到实权,且于国际上更据有最高之信用,近来各种借款,虽名义上为某某签押,而内幕皆有梁士诒其人在;且往往他人磋商不成,而梁士诒一经手即完全成功。</p>

<p>“盖梁士诒今日,其本身已具有能代表袁大总统之资格,而对外又能迎合实业投资之趋势,故任其所往,无不如意,在中国政界,或有议梁士诒事权过重,甚或有谓袁总统大权旁落者;语虽不无近似,然曾不思中国财政上若无梁士诒其人,不但行政方面不得支撑,恐袁总统赫赫一世之兵威,亦未免小被其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