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和议峰回路转第1/2段
和与不和,江华岛内两派争论不休。皇太极一边派兵四处攻城略地,一边在对岸屯军做出随时登岛的姿态,给朝鲜君臣施加压力。大明的援军迟迟未现,李倧议和之心越发坚定。私下里召见金鎏、崔鸣吉等议和派大臣商议议和之事。
“诸君,如今援军久等不至,金国大军陈兵对岸气势汹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之奈何?”
王上私下召见,和议之意已明,崔鸣吉心里有数直言道:“王上,金与明于我朝而言皆是大国,我朝与大金结盟大明必然不喜,然大金二十万大军就在眼前,与之议和乃权宜之计。王上为数百万百姓忍辱负重,百姓自然感恩在心,民心之所在,大明亦不得降罪也。”
金鎏也说道:“王上,如今大明已是日薄西山,能否遣军来援尚且不得而知,即便能派兵来援又如何?自大金起兵抗明起数十年,大明鲜有胜绩,辽东仅剩的宁远孤城亦是朝不保夕。王上,大金国犹如初生的太阳朝气蓬勃,王上,为江山社稷计,为数百万黎民计,与大金议和乃是时势所趋,请王上明鉴。”
“然大明于我朝有再造之恩,朝中不愿和议者不在少数,群情汹汹后果难测啊!”
崔鸣吉急道:“王上,吴达济、尹集、洪翼汉之流空有满腔热血,心中只知有大明而不知有王上,看似忠君爱国,其实都是些祸国殃民的奸臣。这几人屡屡冒犯大金使者,大金国主深恨之,王上万不可因小失大。”
李倧愁容满面,沉吟良久方才拉着崔鸣吉的手扭妮开口道:“事到如今也唯有议和一途,议和之事就全拜托爱卿了!”
崔鸣吉得到李倧授权后,为防备反对和议的大臣阻挠,便秘密与建奴使者范文程商讨议和之事。李倧虽一心求和,但双方的谈判也是寸步不肯相让。一连数日的谈判交涉最终双方妥协达成一致,约期天聪元年二月十五于汉江南岸进行受降仪式。作为后金大军停止一切攻势的条件,朝鲜需立刻交出吴达济、尹集、洪翼汉在内的斥和派大臣九人,并遣世子及大臣子弟为质。
和议虽是秘密进行,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崔鸣吉这几日的反常均被斥和派看在眼里,随着吴达济、尹集、洪翼汉等九人陆续被锁拿,和议的细节也一点点被披露出来。朝鲜与大金结成兄弟之国,断绝对大明的宗藩关系,停用明朝年号,遵奉大金正朔;朝鲜遣世子及大臣子弟往盛京为质;朝鲜大军需配合大金攻明,立即派遣水师协助大金攻取江东;朝鲜须按朝贺明朝的旧例来奉表朝贺;凡是从大金逃往朝鲜的蒙古人、明人、女真人等,朝鲜均须送还,不得收留;朝鲜不得修缮城池,须与大金联姻;允许朝鲜与日本、佛郎机、荷兰等过进行海贸,但需为大金联络各国进行会盟;朝鲜每年须向大金缴纳岁币金百两、银千两、粮一万担、各类布匹三千匹,水牛角弓两百张,貂皮一百张,鹿皮一百张,茶叶一千包,水獭匹四百张、青皮三百张、腰刀三十八把等各类贡品不一而足。
消息传出来群情汹汹,斥和派大臣纷纷跪于行宫外求见,李倧避于宫内毫无音信,江华岛上气氛变得诡谲。
天聪元年二月初三,崔鸣吉陪同大金国使者登船,随行的除了准备移交大金国的九位斥和派大臣外,还有即将前往盛京为质的朝鲜世子及大臣子嗣。
范文程满面春风。自打新汗继位愈发得到重用,每有要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我范文程,此次亦是听从了我的建议才有了议和之事,如今和议已成,大功已然在手。大金国武将辈出,但要说到治国还得靠我们文人,往后汉宰之位非我范文程莫属。
进了船舱,范文程坐于首位,俨然以主人自居。朝鲜世子虽然才十六岁,但帝王家的孩子早已晓事,作为质子去往异国他乡会遇到什么样的待遇哪有不清楚的,此时跪坐在范文程身侧谨慎小心,生怕惹金国使者不快。
一行人分坐三艘船,吆喝声起,船缓缓离岸。坐在船舱内一边品茗着茶香,一边与崔鸣吉讲述着大金国的礼仪。
突然范文程发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两岸相隔不过半里地,怎么走了这么久?
起身向舱外行去,刚到舱门口便被甲兵逼回舱内,崔鸣吉也意识到情况不对。
“你们要干什么?船到了哪里?为何不让本官出去?你们都是留都大将金大人的手下,难道你们金大人要造反不成?”崔鸣吉怒气冲冲,江华岛防务都是留都大将金尚容全权负责,这些甲兵自然都是金尚容的人,难道金尚容敢不尊王命,想要以此阻挠和议不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