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娃娃鱼第2/3段
真正的渔民当然没有这么诗情画意,很多时候,都是在水高浪急的江里博生活。
解放后,老爷子这样的,终年在河上生活的渔民船夫,开始上岸安家了。
渔民虽然辛苦,甚至是危险,但是生活一直就比一般岸上居民强。老爷子叫辛渔民。这名字还是刚解放政府登记时给他取的。
没这名字以前,他叫辛老大。叫老大,是传说他当过土匪。至于是不是,没人真正知道,打渔都是走南闯北,终年漂泊不定,谁也没有真凭实据。
甭管他是不是土匪,辛渔民打渔很有一套。在计划经济时代,买米得有米票,买肉得有肉票。在兴“肉票”的年月,辛渔民成了公社(后来的乡政府)、大队书记(后来的村支书)的座上宾。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辛老大给辛兆元弄到了一个茂林煤矿的工人名额。当工人,搁在五十六年代,是很不得了的事情,那可是端的国家饭碗。
辛兆元算是光宗耀祖了。
辛兆元有三个儿子:辛熊、辛虎、辛豹。还有一个女儿:辛桐花。
住在山上的人,心胸开阔;住在海上的人,胸怀博大,那么,住在大江大河上的人,就是舍得拼搏。环境影响人。辛家人的血脉里,有一股子敢于拼搏的劲。
可能因为血脉的关系,辛家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熊虎豹三兄弟比霍山大着十多岁,并没有在煤矿工作,而是早早的干起了个体户跑运输。
虽然辛桐花比霍山小半岁,可人家早就从她爷爷那儿学了一手漂亮的抓鱼手艺,也能补贴家用。
辛家在茂林开着一家电器店,主要经营者是辛桐花的妈,还有三个嫂子。
辛兆元和老爸是同事,同为一脸黢黑、牙齿雪白、吃苦耐劳的井下工人。两人在井下期间,互相救过命,算是得上过命的交情。
这次到辛兆元家,老爸还特意叮嘱要向辛老爷子展示一下初中录取通知书。当年的自己,压根不懂里面的深意,直到长大参加工作,才知道老爸和辛兆元早就私下为自己和辛桐花定了娃娃亲。
辛桐花别看名字不咋地,但在整个茂林镇中,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别人眼里的金凤凰。
先不说辛桐花那个身体健旺腿脚还算麻利的土匪爷爷,就说她那几个年近三十的哥:辛熊、辛虎,辛豹。这仨,可是茂林镇鲁智深似的人物。
辛桐花比三个哥哥小了一半的岁数,几个哥把她宠得公主般。
小时候,想要一个带有蝴蝶的文具盒,三哥进县城不仅买来漂亮的塑料文具盒(80年代初的乡镇供销社只有铁皮文具盒卖),还挑来一个大书包。
二哥为了给她买个玩具电动船,因为县城没有,就如铁道游记队唱的那样:“爬上那飞快的火车,像是骑上奔驰的骏马”,趴在拉煤的支列上,风尘仆仆跑到东江市去给她买了回来。据说二哥的眼睛还被风吹进了一粒煤尘,肿了不少日子。
大哥更别提了。大嫂嫁过来时,辛桐花刚四五岁。大嫂见辛桐花整天坐不住,不是跑到茂河里和男娃娃们洗澡,就是下河去摸鱼。大嫂说:“小姑子像个野小子”话刚出口,差点被大哥钵大的拳头把脸打肿。
这世上哪都有调皮捣蛋的家伙,茂林镇自然也不例外。
茂林小学有个小痞子,外号小叶子,仗着爹是武装部长,年纪小小就想占辛桐花便宜。谁知刚在校门口缠了几句,还没等他来得及动手动脚,就被接送辛桐花上下学的二哥看到。
辛虎一招饿虎扑食,可怜那瘦巴巴的小叶子,差点被压扁在地。
辛家就在学校门外,大嫂一见闹起来,马上震天怒骂。自从挨了大哥的拳头,她聪明了,知道要讨好辛家人,首先得从辛桐花那儿开始。
场镇就那么点大,消息飞速传开,叶家人也快速赶来。若非当时的镇领导刘汤圆路过,难保不打出人命。
全茂林镇,不,放眼全中国,谁他妈敢跟桐花姑娘过不去,那就是找死!
霍山想到这些,捏紧了裤兜里的录取通知书,决定打死都不能招惹辛桐花。
因为,她并不是后来自己的老婆。
何况,重生一世,还有大把的事情等着去干。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儿女私情上。
当然,辛家必须得去。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得去一趟。
这样想着,又往回走,走到一家铺子,掏出父母给的钱,买了一些什么蜂王浆、果肉罐头什么的提着,再顺着弯弯曲曲的街道,不慌不忙走到了辛家。
“有人吗?”霍山望着空荡荡的铺子,提高了音量。
“有人,有人。”辛妈妈从铺子后面的厨房钻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