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伯圭意图中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上章说到宋夏达成议和,赵伯圭令各藩王率领各自藩军返回封地。

  随即众藩王陆续率领各自藩军撤回封地,但是岳家军与燕军则继续留在京城,主要是岳家军与燕军乃是众藩军中实力最强,目前京城原有守军在凤凰岭全部损失,现急于补充汴京守军及宫中禁军,所以先留下岳家军与燕军,待汴京守军与禁军人数恢复后,再令岳飞与浩成各自率部返回各自封地。

  一日,赵伯圭与吴太后、浩成、岳飞以及曲端、陈俊卿、曹勋在垂拱殿议事。赵伯圭先问道:“诸位,眼下和议已成,但朕为了防止西夏撕毁和约,所以朕令各藩王回封地后,速速招兵买马,不知众卿家有何意见?。”

  观文殿大学士陈俊卿说道:“陛下,臣认为,眼下应我朝理应实行,远交近攻,攘外必先安内之策。”赵伯圭接着问:“陈爱卿,请详细说一说。”陈俊卿便侃侃道来:“陛下,首先虽然我朝损失了陕西,但是我朝除云南、贵州、及山西大同一部,广西南宁一部外,其余疆土并未受到兵灾。

  之前先帝改革兵制,建立卫所制,即卫所要有三分的士兵担负守备任务,余下的七分士兵则进行耕作,军屯所收获的粮食全部供给士兵,如今我河南府兵员紧缺,所以河南府应大量召集兵丁,首先将河南府的卫所由原本的三分士兵守,七分耕作备改成十分守备。

  鼓励河南省农民多垦荒种粮;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其次我朝商业发达,虽然我朝此番征战消耗不少钱粮,且又赔款西夏不少银两,但是我朝可以利用贸易的优势,将西夏耗死,为什么这么说呢,陛下,请看地图,陕西关中地区自唐末以来就遭到很大的破坏,而且关中地区的恢复速度本身就很慢,加之我朝从太祖太宗至今,凡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

  之后及金人占据关中,长安一带再遭受兵燹。正所谓“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我朝目前疆域大多富庶,而西夏国本身主要依靠的是原有丝绸之路的陆地贸易,但我朝又开辟了海上贸易,足以与之抗衡。所以时间越久只会对我大宋有利。

  再者除河南府外及边关几个重要卫所、藩王封地外,其余卫所应实行一分的士兵担负守备任务,余下的九分士兵进行耕作,先有粮才能有兵,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就不必加重,只需养好自家即可。就算发生战事,也可让河南之兵及藩王军出征,说白了就是以全国的财力,民力,兵力供养河南府军马及藩军。

  全国其余卫所,州府,则不必有多余的守备军,一心发展农业、商业以及向朝廷提供兵员即可。”

  说罢,众人也举得陈俊卿此议甚好,毕竟除河南及边关,藩王封地外,其余州府的卫所只需留下少数维持守备的军士,而大部分军士即可自给自足,百姓也可安居乐业,农民也可温饱有余,甚至会向富农发展。毕竟用全国养一隅,还是绰绰有余,战时只需动用藩军及京城禁军即可。

  众人对此均无异议,赵伯圭见众人无异议,便又让陈俊卿说远交近攻之策。陈俊卿接着说:“所谓远交近攻,顾名思义就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我朝可派出几路使团,前往高丽牵制辽东完颜亮,使完颜亮不敢妄动。

  再派使团出使吐蕃诸部,虽然自从吐蕃帝国崩溃,分裂为许多个各自为政的小国,但是目前吐蕃诸部中势力最强的当属古格王朝,拉萨王朝以及以及甘肃、青海一带的唃厮啰政权。我朝只需拉拢是吐蕃三部不与西夏结盟即可,适当时我朝也可扶持吐蕃一部,为我朝所用。再派使团出使蒲甘王朝(古代缅甸),与之交好,牵制大理国。”

  说罢,赵伯圭频频点头说道:“陈爱卿所言甚和朕意,以前只听说陈爱卿正直敢言,没想到陈爱卿今日一番高论,让朕觉得爱卿乃是辅国良臣呢,诸位对陈爱卿之言可有异议,如无异议就命内阁拟旨!。”

  众人也觉得陈俊卿所言有理,纷纷同意陈俊卿之言。

  随即赵伯圭又封陈俊卿为丞相,重组内阁,辅助赵伯圭处理国事(这里稍微补充下,虽然当年赵构听从浩成的建议,将制度改革成明朝制度,包括地名等等,保留了一些宋朝好的制度,所谓宋承明制,但在有些地方还是略做了修改,并且稍微参考了一些清朝好的制度,之后章节会一一出现,此处丞相即位内阁首辅,且权力与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之前一样)。

  这时,赵伯圭又受收到工部尚书虞允文的奏折,说是“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建议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及疏浚松江府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并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吴淞江下游河床,进而可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赵伯圭问道众臣此议可否,陈俊卿及众人觉得虞允文此议甚好。于是赵伯圭便准了虞允文的奏折盟即可,适当时我朝也可扶持吐蕃一部,为我朝所用。再派使团出使蒲甘王朝(古代缅甸),与之交好,牵制大理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