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鸡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次遂发枪的那个打火石钢轮就要求有高强度,这对于古时缺乏去硫的炼钢技术是无解的,还有就是枪管,那会枪管是整个铁管钻出来的,相应的钢铁技术不达标就无法完成配件的制作。钻孔技术不过关就不能完成枪管,你要好钢就是提升炼钢技术起码的炼焦你得会吧。脱硫,把高碳钢变成低碳钢,原料的来源都是钱!

  幸而目前大明的军科继承了大宋,是中国历史上科技的最高水平,火绳枪已经全面可以批量生产,凌浩也正积极研制燧发枪及枪上装刺刀。

  三军休整了一晚上,浩成在帐内与诸将商议下一步作战行动。只见浩成坐在主位说道:“诸位,今日一战我军虽然伤亡两万,但敌军伤亡已达十万人,目前敌军已经撤退,所以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还请诸位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韩国公马云先说道:“陛下,我认为,我军应该乘胜追击,直捣蒙古军老巢斡难河!绝对不可等铁木真恢复军力。”但杨偰却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蒙古的首都哈拉和林。

  因为哈拉和林(即今蒙古国中部鄂尔浑河上游,其故址位于今蒙古国中部后杭爱省杭爱山南麓,额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的地缘位置极为重要。

  而且哈拉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成吉思汗曾命汉族工匠于鄂尔浑河岸建筑都城,即以哈拉和林为城名。城南北约四里,东西约二里,大汗所居的万安宫在其西南隅,有宫墙环绕,周约二里。

  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为回回区,内有市场;一为汉人区,居民尽是工匠。此外,尚有许多官员邸宅以及十二所佛寺、道观,两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由于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蒙古变得日益强盛,哈拉和林也成为当时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国国王、使臣、教士、商人来访者甚多。

  不过浩成分析了下,如今蒙古的兵力总共五十多万,这一战成吉思汗虽然损失了十万人马。但是其主力精锐犹在,况且占领蒙古的成本太大确实没有多大意义。

  纵观秦汉以来的中原王朝,出击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消除他们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以历史上的明朝为例,朱元璋在驱逐了元朝势力后,在长城以北数百里的地方设置了很多卫所,包括东胜卫、开平卫、大宁卫等卫所,卫所的存在使得明朝牢牢掌握着漠南地区的控制权,蒙古势力不得不退到漠北,从而起到了保护中原王朝的目标。所以,中原王朝的出击,基本目标都是为了自卫,防患于未然,而不是要彻底征服蒙古高原地区。

  更重要的是地理环境所限,首先是越往北,纬度太高,纬度高导致气温更低,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中原王朝只在气候转暖时短暂地相比方拓垦。由于纬度高,长城之外的区域人口天然就少,而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形成的农业形式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这就决定了这里缺乏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

  像蒙古高原这样的地方,不仅纬度高,而且海拔也高,降水还少。除了放羊,没有其他生存的手段。因此,历代的中原王朝对于这些恶劣环境的土地是没有多少兴趣的!那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这些地区会不会受到重视呢?答案是同样不会!

  以北魏为例,孝文帝迁都之后立刻开始了全盘汉化,将原来大同地区的苦寒之地彻底抛弃,毕竟有了舒适的中原,谁还去那些鸟不生蛋的地方忆苦思甜!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管理成本巨大,经营中原外地区耗费巨大入不敷出”!因为无论是汉家王朝,还是少数民族王朝,在经营长城之外的土地都十分吃力。包括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的清朝,都不能保证在长城之外保持大量的驻军!

  那么怎么办?历史上的王朝大多是“以夷制夷”,因为除了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唐朝虽然在漠北维持了40多年的统治,但是耗费是巨大的。因为长城以北包括东北在内的地区基本都是游牧或者渔猎民族,居无定所,这注定了这些地区不能够按照中原地区设置州府的方式进行管理。

  况且,北方的游牧民族根本就是消灭不完的,匈奴走了有鲜卑,鲜卑南下有柔然,柔然西去有突厥,突厥败亡有回纥,回纥消亡契丹起,女真僭越蒙古兴!

  所以,想要占领这里基本不可能,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只要这些地区的游牧民族不威胁中原就好了。相比于恶劣的漠北,南方相对而言更加适宜开拓和经营。

  最后浩成与诸将决定,先将军队陆续撤回长城内,然后回到北京附近的驻地休整补充,另一方面通知各边关总兵、及卫所的守将加强防守,务必做到城与城之间的互相联防。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