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淮河醉仙楼奇遇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浩成回头一看,此人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白衣儒生打扮。那人又说道:“袁公子,不好意思,在下一时兴起,所以便说了几句。”

  其实浩成心里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他并不会为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恼火,凭他前世做过市场专员的经历,他根本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发火,再说了毕竟是言论自由嘛。

  毕竟大宋朝重文轻武,这些读书人的心态,也不是一时之间能改变的。宋朝之前的士大夫,读书人一向就是以这种自命清高不论实际想当然的心态处事,难怪在我国历史上,受这种思想左右的王朝会做出许多荒唐事。

  浩成说道:“这位公子,在下倒是对你的看法有不同见解,这么说吧宋太祖赵匡胤开国至今,前朝对外政策基本上就是岁币,和议和。一个国家如果总是对自己的内部强硬,对外软弱,那生于这种国家就是一种悲哀。

  再者中原历代的王朝,即便皇帝想要御驾亲征,但阻力却非常之大,为什么异族部落侵略我中原时,我们就要以宽大的胸怀去原谅,把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抛到了脑后,这是什么鬼道理?

  有句话叫弱国无外交,知道嘛。如果你的国家实力不够强,谁会听你的,谁会臣服于你,这就跟做人一样,可以讲道理,但是前提是你能压得住对方,倘若你打不过对方,凭什么要对方听你的。

  汉朝在武帝之前就是和亲政策,甚至吕后被匈奴大单于的书信侮辱,也要忍气吞声。这想想都令人生气!幸亏汉武帝派大将卫青,李广、霍去病北击匈奴,扬我大汉国威。可是老百姓,尤其是读书人却一味地放大汉武帝穷兵黩武,不看汉武帝为汉族争光扬国威!真是可笑!

  好像在读书人的心中,我中原王朝发兵征讨异族就是不对的,特么异族打我们就是对的。那五胡乱华、金兵入侵中原,靖康之变的时候难道读书人就忘了?想想当年汴京城一个繁华的城市,被金兵破坏得遍地都是废墟。

  再说大宋朝,大宋朝的对外政策就是一个理论,我花钱,签和约。能不打则就不打,而且基本上都是主动出击的少,全是被迫防守!说白了就是想靠贸易战,但是问题来了。

  第一,你的钱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出!

  第二,碰上个不跟你讲道理的金国,你看,连皇室首都都给你端了!

  当今陛下屠杀异族,实际上这叫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一个国家连血性都没有了,那这个民族也差不多了!

  再说屠杀前朝重臣,我就问你,孝宗削藩逼得燕王起兵的时候,他们不阻止孝宗导致最后燕王打进京城,作为国之栋梁的他们,没有及时劝谏阻止。

  你觉得该不该杀,燕王进城后劝他们归顺新朝,他们不愿意还破口大骂,燕王难道不该杀他们吗?

  这就好比,你可以不帮我,但是还骂我,我还要对你以礼相待,这是什么道理?谁规定一定要以德报怨?哪怕是市井小民之间,只怕都要拳脚相向了吧。

  还有重武轻文,穷兵黩武的问题。当今陛下让百姓有尚武之风,这是好事。想当年秦国就是全民皆兵,才上下一心,一统六国。

  大唐之时,尚武之风比前朝更过,不也是国富民强。为什么到你们眼里开疆拓土的皇帝都是不好的,主张和亲,给岁币的就是好的,难不成是奴才当惯了?还是那句话,我们的民族病了,别人都这么欺负我们了,我们还要让人家对我们任意宰割!

  最后,当今陛下对老百姓减赋税,打击贪官,重视教育,提升女子地位,免除农税和徭役,改革货币,发展贸易,而且大明朝的军队军纪严明,从不祸害百姓,使大明朝的百姓生活富足,要不然怎会有南京城繁华的景象!

  那位公子被浩成说得一时无语,便说道:“公子所说确实有一番道理,但是如果一个王朝的君主只是一味地开疆拓土,不重视仁义感化,长此以往,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个好大喜功的君主,无非就是国强民弱。”

  浩成先是问道:“这位公子,我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下公子的高姓大名,?。”

  那人回道:“在下姓朱,名熹,字元晦!。”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