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疏浚运河 治理黄河水患第2/2段
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3400多里(即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华夏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并且运河形成了四条沟渠,即广通渠,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以渭水为主要水源。
通济渠,从洛阳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
山阳渎,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径直向南,到江都(今扬州市)西南接长江。
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今天的北京市境)。
而我朝定都北京,臣觉得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臣建议开凿了三段河道,即洛州河,会通河以及通惠河。
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朝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运河,再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卫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可在新修一条河流,名约“通惠河”。
这样,新的运河就可比绕道洛阳的隋唐时期的运河缩短了1800里(即900多公里)。”
浩成又是频频点头,但又露出担忧的神情问道:“老王,好是好,但是按照你的方案重新疏浚运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关键是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修好?。”
王珏说道:“启禀官家,微臣算过。保守估计得话需要十五年,快的话则十年。”
浩成眉头一皱,说:“要那么久?。”
王珏遂解释:“是的官家,尤其开凿的重点段是山东境内的泗水至卫河一段,其次是北京至通州一段。
如果从今年本月开始实施(即永乐三年1146年7月),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150里(即75公里),须要八年左右时间。
再从永乐十一年(即1154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250里(即125公里),则须三年左右。
再从永乐十四年(即1157年)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北京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50里(即25公里)。
到永乐十五年左右(即1158年)运河可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北京都城。
臣计算过保守以上三个阶段加起来估计须动用民夫人力等上百万,银两总计约八千万两,但官家可分期拨付实行。”
王珏刚说完,众百官便七嘴八舌交谈起来,其中户部部长叶顒强烈反对王珏的方案。那叶顒站出来说道:“官家,臣强烈反对次辅治理黄河以及疏浚运河的方案!。”
浩成则挥手示意叶顒继续说下去。
叶顒继续说道:“官家,且不说这两个方案能否有效,先说实施这两个方案需要多少钱?臣掌管户部,替官家管着钱袋子,如今朝廷同时进行着多项大事,朝廷已经是入不敷出。加上黄河泛滥,朝廷还要赈灾,替百姓重建家园。
臣担心再实施首辅与次辅的提议,只怕会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走上官逼民反之路啊!官家!。”
叶顒刚说完,次辅王珏便反驳道:“叶大人此话,只怕是危言耸听、过于夸大了吧!朝廷每年的税收达两亿多两,就算同时进行诸多大事,可毕竟西征的费用已经又祝峤担当,而且西征大军由岳王爷领军,想必不日即可剿灭西凉小邦,一旦收复陕西及河西之地,朝廷则又可获得一大批百姓、土地。到那时间便又可增添赋税,请问叶大人,百姓怎么走投无路,如何官逼民反!。”
说罢,两人又开始了争吵不休,朝上的文臣也大都渐渐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范直清、王珏提议。一派则表示反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