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生一对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本来看那姓袁的小子,也不是没心的。

  那么谢若棠嫁进去,也会善待她。

  毕竟,应该是他合伙谢若宁姐妹算计谢若棠吧?

  可现在,把他的脸打得啪啪响。

  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因此便和袁老太君和孙老太君表示她累了,想去歇歇了。

  事儿管多了,不讨好,也遭小辈嫌弃。

  既然谢若棠也答应去请先生,袁老太君便吩咐人下去请学堂的女先生了。

  而此时,去测量距离的几个妈妈也回来了。

  她们表示,从戏台到清溪院打个来回,两盏茶时间是足够的。

  但是倘若清溪院去棠梨院再回戏台,那压根不可能。

  别看清溪院好像和棠梨院比较近,可中间隔着一条河。

  最近的距离,也就相隔二十几米。

  可没有小船或者竹筏,压根过不去。

  几位妈妈表示,她们做事还是很负责的。

  已经就近在能藏小船或者竹筏的地方搜过了,压根没有这玩意儿。

  小船倒是有,但是距离清溪院和棠梨院有段距离。

  据平时在打扫院落,顺带兼职守船的粗使讲,这船要到夏天主子们游河时才用。

  所以现在压根没人上去,更加没人打理。

  反正就算有小偷,小偷贵重东西,谁偷船这种不值钱,又搬不动的东西啊。

  十分尽责的妈妈们都上去过,那船已经是铺满了灰尘。

  铁定在两三个月内,是没人在她们之前上去过的。

  而且她们再三的确认询问过院子里的一些管事,确认只有这么一艘小船,并无别的渡河工具了。

  用人家管事的原话就是,无论再小的船,还是竹筏,无论放岸上还是河里,应该都是很容易瞧得见的吧?

  因此三个妈妈都表示,别人不知道,反正你要让她们几个,在两盏茶里,从戏台到清溪院,从清溪院转到棠梨院,还得捎带上一个大活人。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她们常年干活的人都没这体力,更何况是两个娇小姐了。

  特别是那个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谢若宁。

  “弟妹,我觉得刚才大姑奶奶说得挺有道理的。

  棠丫头年纪也不小了,和你娘家孙儿,也般配。

  趁此佳节,你又是婆家人,又是娘家人,就这么订了吧。”

  有长辈做媒,再加上今天是元宵节,直接把这事儿给订下了,其实也没啥。

  年轻人嘛,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花花轿子人抬人。

  一些贵妇人的原话就是,无论再小的船,还是竹筏,无论放岸上还是河里,应该都是很容易瞧得见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