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国学竞赛(四)第2/3段
选手台上,林向东和安静交换了一个眼神,笑嘻嘻地把安静推到台前。
别人看上去超纲题、难题,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安静看来,却成了一道送分题。
温文尔雅的安静,只需寥寥数语就将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阐述得一清二楚。
“清朝中前期,雅部昆曲终于战胜了乱弹,并逐步形成了各大声腔和各种地方戏曲,而徽剧和汉剧相互融合,再吸收了包括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和北京当地的语调,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国粹—京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席卷全国,愿意听京剧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个小丫头竟然对中国戏曲能有如此了解。
“嗷呦!安书记家娃娃不得了啊!”
黄局长率先鼓起掌来。
“哼哼!哪个说人家靠关系来比赛的?刚才哪个还说人家不怕丢脸的?我怕你们也没的几个能答完整这道超纲题吧!”
比赛前,对领导子女前来参赛颇有微词的选手们,哑口无言。
可惜,惊叹不能代替分数,安静的回答略有遗漏,被酌情减掉了五分!
“可以喽可以喽!没的事,这种题你喊我上去怕是要遭倒扣分!”
“都怪林向东手气不好,老是抽到超纲题。”
分数被拉低,队友们并没有泄气,七嘴八舌地相互打气!
论述环节结束,二中代表队名列第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之后,选手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再次登台。
“接下来,使我们总决赛最精彩刺激的环节,那就是大家期待的.....呃~七号台的选手呢?”
随着摄像机的捕捉,大家惊讶地发现,二中代表队并没有重新回到场上。
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马老师、胡主任紧急寻找后,终于在后台卫生间门口找到了四个孩子。
“别难过啦!咱们以小打大,拿到第三名已经很不容易啦!”
“都怪我,开场要是不丢分,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我抢答不也抢丢了好几道题?要说丢分,我丢的更多呢!”
“难过也没有用,咱们总不能不回去了吧?第三诶,也是可以上台领奖的!”
四个孩子,两个在自怨自艾,两个在相互打气,看上去,并没有回到场上的决定。
“喂喂!你们几个在这干嘛?”
胡主任气不打一处来。
“胡主任?您怎么来啦?”
“上台上台,赶紧上台,时间不等人!”
组委会人员在边上催促。
“领奖不是胡主任去吗?我们就不去了吧!”
“领奖?比赛都没完,领什么奖?”
“没......三个环节,不是都结束了吗?”
“胡主任,你们难道没有认真传达比赛通知?”
面对组委会人员的质疑,胡主任一脸尴尬。
“谁跟你们说结束了的,快点进去,还有风险题!”
“哇!没搞错吧,那不是还有机会?”
“走走走,拿最高分去!”
四个没心没肺的孩子,终于重新回到比赛场。
“导演,刚才那咕噜掐了别播哈!”
主持人回头嘱咐了几句后,重新宣布比赛开始。
风险题可谓知识竞赛的灵魂,比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排名,选择相应分数的题目,答对即可获得该分数,答错则扣除相应分数。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