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陌头杨柳(二)第3/4段
小乔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递上一盏清茶:“左不过是些兵书琴谱什么的,我最近要看的,多谢孙公子了”
孙权猜到小乔是为了周瑜才会这般,讪笑道:“那姑娘好好看吧,孙某告辞”?小乔翻着琴谱,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抬手关上了木门这宫商角徵羽她自是认得,也会弹琴,可技艺与情致,却与周瑜差得甚远想到这里,小乔脑中浮现周瑜抚琴时淡泊又踌躇满志的模样,她杏眼一瞋,小脸儿却不由自主地红了
旁人家的姑娘都是千金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偏生她不同,最会飞石头,单是这般看,实在是与周瑜风马牛不相及可既然对他说,自己要变成更好的姑娘,便不能食言,小乔走往木案边盘腿坐下,托腮认真研读起了琴谱
这厢小乔才消停了,那厢孙策又冲回房,翻箱倒柜,似是找着什么大乔哄罢女儿午睡,回到房中,还未开口问,就见孙策大步走来,一把拉住她的手,急问道:“莹儿,你可有看到一个锦囊,我打从庐江带来的”
大乔上前打开妆奁盒子,拉出最下方的抽屉,取出锦囊递给孙策:“先前收拾包袱时候捡到的,我猜你应当有用”
孙策迫不及待接过打开,掏出一张已发黄发旧的纸张,打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大乔不解,握住孙策的手,担忧道:“孙郎……”
孙策回过神,将囊中纸递向大乔大乔接过一看,也十分惊讶:“这是?”
“当年破舒城时,陆太守交给我的,让我离开庐江时再打开彼时袁氏步步紧逼,我们一路往江东有多难,你也知道,我便把这一茬给忘了,今日见到陆太守的从孙才又想起来”
大乔的小手轻颤着,尽量平心静气:“如是说来,公爹当年遇害,与婉儿幼年遭拐,当真都与黄巾军有关了……”
黄巾之事令人神伤,却阻挡不了孙策出征的脚步,未过几日,他便率部攻打严白虎与许贡去了
张昭留驻于姑苏,主持军政大事此时孙权已过了十五岁,亦开始学着参与其中,他十分喜欢老实敦厚的周泰,便死活央了孙策,将周泰留在身边
是月十五望日,大乔与小乔去往定慧寺上香,为远征的孙策和人在前线的周瑜祈福大乔身份特殊,不便让诸多侍从跟随保护,吴夫人便命孙权带着周泰,护送她们姐妹二人前往
定慧寺乃是一座新寺,建好不过一两年不必说,世道越艰苦,百姓礼佛便愈虔诚,正值佛教十斋日,庙前的小道车水马龙,宝殿经阁香烟缭绕
小乔搀扶着大乔走下马车,姐妹二人亲密无间,交颈私语,只听大乔说道:“婉儿这几日一直在闷头读书,也难得拉你出来走走,若再天天闷着,只怕要闷出病了”
小乔晃了晃小脑袋,撅起樱红的薄唇:“姐姐快别说了,一说我心里就烦单是读书还好些,我们虽没上过私塾,兵书儒经却没少看,但是弹琴,我可能是真的没天赋罢对了,昨日听吴夫人提起,说小丫头长大了,要给她起个乳名,可是起好了?”
“思来想去也没个好的,后来婆母说,这孩子生在大雪天,就叫琼妃罢我觉得有些复杂,便叫她琼儿了”
小乔歪头一想,掩口而笑:“听了这名字感觉我这外甥女,以后定能得个如意郎君呢”
“你这小姨母还没出阁,怎的就开始编排起琼儿了?”
两姐妹说说笑笑,穿梭在人群间,孙权与周泰紧随其后周泰自知重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异常警醒不必说,孙策在前线作战,他们所要做的,便是尽全力保护他的妻女
小乔双手合十,跪在佛像前,默默许愿:希望父亲、姐夫与周瑜一切安好,若是佛祖保佑,周瑜能喜欢自己一下变更好了想到这里,小乔眉间一蹙,感觉自己还是太贪心,怕许愿不灵,赶忙向佛祖陈情,还是保他三人平安更加要紧
二乔的姿貌太过打眼,即便在佛门清净地,亦引得一阵喧沸,两人却未察觉,潜心礼佛祝祷
孙权与周泰等在一侧,见她们拜完佛,便一道去拴马处将马匹牵出套车谁知就这短短一眨眼的功夫,便有几个混混模样的男子,吊儿郎当走上前去,拦住了姐妹同,最会飞石头,单是这般看,实在是与周瑜风马牛不相及可既然对他说,自己要变成更好的姑娘,便不能食言,小乔走往木案边盘腿坐下,托腮认真研读起了琴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