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第2/2段
六、遇事担当精神,袁绍不及曹操。
袁绍揽功推过,迁怒于人。
曹操与刘备在徐州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谋士田丰建议袁绍,这时应趁机偷袭曹军后方,但袁绍不予采纳。待曹操打败了刘备,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后方,这时候,袁绍却要发动官渡之战,要与曹操一决雌雄。田丰上书苦谏,力阻出兵,认为大好战机已经错过,宜待天时。袁绍心中不悦,认为大战在即,田丰出言不吉,竟将其投入大牢。其结果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此时袁绍不反思自己,更不担当过错,反而迁怒于田丰,派人持剑,将田丰杀死在狱中。
曹操推功揽过,勇于担当。
建安十二年,曹操准备出兵征讨乌桓。许多将领提出反对意见,只有郭嘉认为可行。曹操最终采纳了郭嘉的意见,但取胜回来后,曹操对当初的“劝阻者“,悉加厚赏,并做自我批评:“出兵乌桓,实属冒险,虽然侥幸获胜,全靠上天保佑,不能作为常规之策。你们的意见才是万全之策,所以加以赏赐,以后不要害怕提相反的意见。“
袁绍为了维护自己虚幻的“英明正确“形象,一旦打败仗,就会把当初反对打这一仗的人杀掉,以维护自己的所谓的“英明正确“的形象。只有当他打胜仗,他才不会杀反对者,目的是为了让反对者留下来,以反衬并显摆他的英明正确而已。
曹操打仗即使胜利了,也会奖赏反对打这一仗的人,打败仗更会奖赏反对者。
袁绍推过揽功,不敢担当,其结果引起众叛亲离,终为曹操所灭。
曹操推功揽过,勇于担当,从而很好地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将士们的拥戴,一步步走向了胜利。
这一反一正,岂不令人反思乎?
七、带领团队的能力,袁绍不及曹操。
袁绍以“威“驭人,以“疑“驭人,以“短“驭人,导致团队内部相互争斗,四分五裂。
从表面上来看,刚而犯上,贪而不知,专而无谋,果而无用,似乎袁绍团队内部的争斗,是这几个谋士的“性格缺点“造成的,其实不然!根本的原因在于袁绍,在于他用人外宽内忌,求全责备,偏听偏信,意气用事。田丰直言劝谏,他觉得遭到了冒犯,便囚禁田丰,企图以“威“驭人;沮授建议缓攻,他觉得扰乱了军心,便软禁沮授,企图以“疑“驭人;许攸被揭发有贪污问题,他觉得许攸有“短处“,便斥责打压许攸,企图以“短“驭人。
曹操以“道“驭人,以“法“驭人,以“长“驭人,造就团队内部的信任和包容,戮力同心。
荀彧一心向汉,曹操便利用这一点,让荀彧竭忠尽智,此为以“道“驭人;行军骑马踩踏青苗,曹操便“割发代首,以震三军“,此为以“法“驭人;郭嘉“不治行检“,被陈群多次批评,却依然如故。然而曹操重其才,不仅不斥责他,反而愈加重之,此为以“长“驭人。使得文臣武将安心用命,一致对外。
袁绍以“威“驭人,却使人不畏;曹操以“道“驭人,而使人诛心;
袁绍以“疑“驭人,却使人不服;曹操以“法“驭人,而使人服心;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