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离开第2/3段
那里是全市人民最羡慕的地方,是方圆百里所以初中生到心驰神往的学术殿堂。
穿着市一中的校服,即便别人穿得再时尚再贵,也有略无慕羡意的优越之感。
不知不觉考一中成为了李欣生活的全部意义,似乎失去了它,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失去集体也是一件难过的事情,不像是班级最后的的那帮坏孩子,班里容不下自己,至少可以课下去喝酒泡吧去拥抱那群与自己极其相似的纨绔子弟。
李欣失去了班级,也融不进村里那群把工厂当殿堂,头发遮住半只眼睛的葬爱孩子们的集体。
李欣的手是读书写字的手,又怎么会用来打劲舞团敲空格键呢?
人类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在食物短缺,天气寒冷的时候,抱团取暖是写进基因的选择。
这一年夜朗省流失人口突破百万,那些和李欣的父亲一样在渔城市打工的桂洲男性,他们所谓的集体是什么呢?
绝不会是同一辆绿皮火车的同行,绝不会是儿时一起摸鱼摸虾的玩伴,更不会是同一个工厂里流汗流泪的同事。
而是自己的家人,可以任意打骂不记恨的子女。
家庭的小集体,才是他们真正有归属感的地方。
一年中,打工的地方如流水变来变去,离别时甚至不必和领班同事说拜拜
可是打钱的账户是铁打的,不会变的。
除了小家,自己父母,表亲,兄弟,姊妹,亲友组成的大家也是一个归属感稍微少一些的集体。
可是在李欣这里,却如何也找不到属于自己地方。
用一句书本里的话来形容李欣便是:
谁让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如果不是这样你一定能够开心顺利的成长,以你的条件再嫁一个身材笔直的庄稼汉,可以你偏偏读了那么多书,知道了除了加利市思南村以外的外面还有个大世界,所以才会有这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困苦。
对于李欣来说,
她总是故作平静姿态地说路遥的小说很好看,周杰伦的歌很好听。
其实谁曾知道她日记里的一句话,
“我的世界只有这些素未谋面的人,只有你们知道我有多难过”
李欣假装着平淡风轻,在课后,故作嘴角轻扬地翻翻书。
至少她还能够假装着撑下去,支持她的勇气来自于她始终相信中考就是最后的尽头,考到了市一中或许就可以拥抱一个全新的集体呢?
那里有和自己一样艰苦奋斗的农村姑娘,那里有课后捧着《小王子》的帅气男孩
那里有补习班里张老师一样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那里有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凯龙哥哥。
随着这样的信仰,加之李欣并没有太多的娱乐途径。
便在学习上大放异彩。
最重要的是对“努力”二字坚定不移的相信。说是相信努力,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比起富贵学习下降,家里请家教上课,放暑假时去米国参加英语夏令营。
李欣家里报个一周两次课的补习班其实已经竭尽了全力。
此时李欣也差不多能够感受如此,
所以除了努力,真的是一无所有。
努力其实是奴隶,具有很多局限性。
只不过至少初中阶段是有用的
初三后的李欣基本告emsp; 对于李欣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