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长安,非长安之地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二笑说:“那倒也是。”

  杨皓给了他一把钱,说:“我就是那个传言中杨皓,这事你可别说漏了嘴。”

  “谢杨郎君赏。”这又是十几个铜钱,都快他一天多的工钱了。“小的嘴巴很严实的。”

  呵呵……你说严实,我就相信它严实吧。

  杨皓又说:“还劳烦你去找个可靠的粮铺,让他们来个人。就说我打算买些米面。大概能买千儿八百石的。”

  “好嘞。这会马上就要关坊门,大多粮铺都关门了。不过一些粮店掌柜,也是住在市内的。小的这就去请人来。”

  不怕杨郎君有事让他做,就怕没事。

  给杨郎君办事,每次都能得赏钱,而且给得还很多。这两三天,他就从杨皓手上得了大半个月的工钱。

  “去吧。”

  虽说已经找了吴樊帮忙买粮,但粮食他不怕多买。

  现在多买一些,最好是让人记不住他买了多少。以后从空间取出粮食,就不用招人怀疑了。

  他这段时间跑了关中好几个县,也已经摸到关中一些情况的。

  比如说粮食。

  关中能出售的粮食其实不多。至少是无法供养关中的城市人口的。

  尤其是长安这样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据说每年都要从山东各州,还有江南等地,运来大量粮食。

  杨皓也记得一些关于唐朝的纪录片,也介绍过,在李世民时代就开始要在青黄不接的时期,要东幸东都洛阳就食。

  什么意思?

  就是长安粮食不够吃。皇帝要带着百官,还有军队到运输更方便的洛阳找饭吃。

  洛阳就在大运河边上,华北和江南吴越的粮食,都可以通过大运河运抵洛阳,而不用再走陆路往长安运。

  要知道,走陆路比走水路,运输粮食成本要高的许多。

  他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有提到隋炀帝就有迁都洛阳的计划,其中一个主要目的,为的就是解决国都粮食安全问题。

  虽然反对的人很多,但他还是执意定位定都洛阳。

  隋朝的长安,已经很清楚地出现了吃饭问题,而唐朝从一开始就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直至灭亡没能解决。

  虽然后期开辟了好几条陆路。比如剑南道到关中,山南道到关中。但最后唐朝还是死于饥饿。

  没错,唐朝其实是被饿死的。

  如果天下太平,粮食好歹还是能运到关中的。

  但是,只要运河被别人控制了。随着关中人口越来越多,几条陆路额运输能力根本满足不了受灾后关中的粮食需求。

  没有粮食,兵肯定是养不了。

  没兵也就没办法镇压叛乱。

  恶性循环,最后盛世大唐守在长安,被活活饿死了——后人说:唐亡于强。

  可是没人说过:唐后期的强,不是长安强,而是边镇强。

  那跟东汉差不多。

  唐朝初始时为了安全而定都长安,本身没错。但统一全国后,还留在长安,就有点失策了。

  总之,粮食安全很重要啊。

  …………

  作为皇帝,李世民难道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吗?

  他当然知道。

  虽然还没粮食安全的概念,但作为造反起家的李家核心人物,他当然知道粮食就是人心。

  一个地方粮食不足,就肯定会动荡。

  如今,他正为关中可能出现的旱情忧心。

  眼看着就要开始春耕了,但一直没下雨。今年关中的粮食生产不容乐观。

  而杨皓买一千石米面的事,李世民第二天就知道了。

  因为,他一直让人关注着杨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