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范睢的谋划第1/2段
最新网址:www.xs.l</p>转眼9个月时间过去了,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这9个月的时间,赵王将邯郸的防务交给了廉颇全权负责。而这一次,大秦武安君白起却没有出马,由此构成了一个不平衡的战争。
秦昭襄王听说武安君生病了,也许是故意称病,也许是因为秦军这次攻打邯郸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五大夫王陵。这次,秦军只率领了10万兵马,在秋收过后,便信心百倍地兵临赵国。
秦昭襄王和范雎可是经过充分的思考,这王陵虽然官职低微,甚至比起左庶长还低上一级,但是对付赵国的老弱残兵,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秦军历来名将辈出,秦王认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一下王陵,让秦军对白起的依赖不断降低。白起太过桀骜不驯,很多时候竟然不听从秦王的号令,这令秦王心生不满。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白起的桀骜不驯不是没有道理的,王陵很顺利地就到达邯郸城外,却一直无法进入城内。
原来,赵国经历长平大战之后,其精锐力量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和秦军硬抗,无异于是在自掘坟墓。于是,赵军干脆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将秦军到邯郸的进军路线上的城池都放弃,迁其人口,扫其粮草兵马。如此,秦军一直走过的是一条无人之境,到达邯郸后才发现几乎整个赵国的力量都集中到了邯郸。看来赵国是准备和秦军死战到底了。
整个邯郸城的赵军起码有20万人马,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都是超过40岁的老者和小于18岁的少年。这些人的亲人,大多死在长平一战中,因此他们都把秦国的士兵看做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刻骨铭心的仇恨比任何凌厉的士气和杀气都可怕。
而让王陵更加恐惧的是,这次守备邯郸的竟然是和白起实力相当的大将——廉颇。整个赵国邯郸城内,都弥漫着一种哀伤之气。长平之战,白起一举坑杀了赵军士卒40万,让赵人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对秦军充满仇恨。此次守城之战,他们都心存必死的决心。
由此可知,秦军攻打邯郸,比起当初对阵长平还要艰难。廉颇再一次展现了他防守的严密性,整个邯郸简直是固若金汤。任凭秦军如何猛攻,就是攻不下来,三个月过去,秦军损兵折将不说,战事还没有丝毫的进展。
如今秦军可谓骑虎难下,赵国都成这样了,要是还攻不下来,显得秦国太不济事,秦军太过无能,秦王也太过昏庸了。撤军倒是一个好方法,可是秦昭襄王怎么能够咽得下这口气。秦军好不容易才有今时今日的成就,不可能因为区区20万老弱残兵,就让这群虎狼之师无功而返。于是,秦国给王陵增兵20万,还给他下了死命令:务必攻克邯郸,否则就地免职。
公元前258年,嬴政一岁了。他在邯郸和其父亲一起焦灼地等待着秦军攻打赵国的结果。此时的嬴政已经能够走路了,而且还能勉强说一些话语。
可是,这一个春节,秦军王陵再一次让他们失望了。秦军冒着严寒,昼夜不停地攻打着坚固的邯郸城,始终没有任何结果。而廉颇依然深得赵王信任,白天坚守不出,夜晚则派遣赵军北军的精锐骑兵,前去袭扰。不及两个月,王陵便损失了5座军营,更是死伤了数万士兵。
秦王这下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知道如果秦国再不派遣有智谋的大将过去,不仅攻克不了邯郸,秦军也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恰在此时,白起也听说了前方的战事,他认为自己扳倒范雎的机会到了。不是他容不下一个丞相,而是不能容忍一个在战场上呼风唤雨之人,还需要时刻堤防范雎在背后暗算,而且这种暗算比起战场上的血肉拼杀,更加难以防备。这就是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为了能够放心大胆地攻伐六国,白起决定先将范雎扳倒。
所以第一次,秦王前去请白起出山时,白起直接拒绝了。
秦王自然不会死心,遂问起因由,白起毫无顾忌地回答道:“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他们失望了。秦军冒着严寒,昼夜不停地攻打着坚固的邯郸城,始终没有任何结果。而廉颇依然深得赵王信任,白天坚守不出,夜晚则派遣赵军北军的精锐骑兵,前去袭扰。不及两个月,王陵便损失了5座军营,更是死伤了数万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