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惩恶扬善第1/2段
话说那玄奘回了金山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面见了师父法明长老,把之前去江州的遭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不算完,还指明明日母亲要前来拜访,让师父法明长老做好迎接准备。
那法明长老嫌故事又臭又长,听着无趣,便没当回事睡着了。
第二天,果见温娇带着一个丫鬟来到金山寺,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僧鞋,人手一双。金山寺一众僧人见有礼物,都纷纷跑出寺外迎接。
那温娇在众僧的欢呼下进得寺门,参拜了菩萨,又大设斋宴。饭后,温娇唤丫鬟将僧鞋与众僧逐一试穿,以此争取时间。而她自己则是悄悄去了法堂,与法明长老表明真实来意。
那法明长老得知温娇身份,便散了众僧,让玄奘单独来见。玄奘来时,见法堂之上只有其母和师父,别无外人,便走到近前跪下。
其母温娇见状,抱着玄奘又是一阵痛哭流涕。
哭罢,那温娇与玄奘皆对法明长老三叩首,以此拜谢长老养育之恩,并向长老控告那贼人刘洪的恶行,乞求出个主意。
法明长老想了想后道:“今你们母子偷偷相会,恐那奸贼刘洪知道后,灾祸难免。夫人不如先抽身回去安抚那刘贼,我这就让玄奘去千里之外寻夫人娘家前来帮衬。”
“也只能如此了,只是苦了我儿玄奘。”温娇叹息道:“我儿谨记,我写一封书信与你,你须带到唐王皇城之内,金殿左边殷开山丞相家,那便是你外公。你将书信亲手递与外公,叫外公奏上唐王,统领人马,擒杀此贼,与父报仇。”
说罢,那温娇便要急着出寺,登船回江洲。
为了报仇大计,玄奘不敢久安金山寺,哭着别了师父,便即时起程往大唐长安城而去。
历经千辛万苦,玄奘终于寻到皇城东街殷丞相府上,与看门家丁道:“小僧是殷丞相外孙,此来是奉生母之命来探外公。”
看门家丁听罢,将来访之人禀知丞相,丞相道:“我与和尚并无血缘关系,想来是个要饭的,给两个馒馒哄走便是。”
“慢着。”丞相夫人在一旁道:“昨夜我正好梦见女儿温娇回娘家,今日便有家眷来探门,感觉太邪门了点。老爷不如让那和尚进得府来问问,若果真是骗子,再轰走也不迟呀!”
“如此也好。”
说罢。殷丞相便命家丁去请那门外和尚来到厅上。
玄奘进了丞相府,见到外公外婆就哭拜在地,并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递与丞相。
丞相拆开书信从头读到尾,刚读完便放声痛哭。
夫人见状,问道:“老爷,为何大哭不止?”
殷丞相回道:“这封书信是小女温娇亲笔所写,信中说这小和尚果真是我与你的外甥,信中还提到咱们的女婿陈光蕊已被贼人谋死,小女更是被贼人强占为妻室好多年。”
夫人听罢,痛不欲生,几度晕厥。
殷丞相道:“夫人休得烦恼,等到明日早朝时,我定奏明唐王,亲自统兵去江州与女婿报仇。”
次日,殷丞相入朝,启奏唐王曰:“陛下,今有臣婿状元陈光蕊,带领家小前往江州赴任,被那当地恶霸刘洪打死,占女为妻,并假冒臣婿,为官多年。此事证据确凿,臣乞求陛下立发人马,剿除贼寇。”
唐王见奏大怒,立拔御林军六万,并让殷丞相督兵前去除贼。
殷丞相领旨出得朝堂,随即便前往教场内点兵点将,径直往江州进发。
正所谓兵贵神速,殷丞相带着兵马星夜兼程,不知不觉就到了江州,并在北岸下寨扎营。
整顿好人马后,那殷丞相又差人唤来江州同知、州判二人。并对他二人表明来意,叫提兵相助,一同过江而去。
经过精心部署,天色尚未见明,殷丞相就带着兵马将刘洪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并朝天鸣炮,击鼓示威。
此时的刘洪正在睡梦中,突听得火炮一响,金鼓齐鸣,吓了个人仰马翻从床榻上滚下来。那刘洪穿着睡衣出门一看,见大批兵马正杀进衙门朝他而来。刘洪见逃无退路,只得束手被擒。
捉了刘洪,那殷丞相直入衙内正厅坐下,叫玄奘去请母亲温娇出来相见。
此时的温娇羞于面见父亲,正要在房内自缢。却被突然赶来的玄奘撞了个正着。
玄奘见母亲要干傻事,急急忙忙跑去解救,并双膝跪下,对母亲说道:“孩儿与外公,统兵至此擒贼,与父亲报得血海深仇。今贼人已被擒拿,母亲何故还要寻死?母亲若死,孩儿岂不是成了真正的孤儿?”
丞相听闻小姐轻生的消息,也进得衙门来劝解。
温娇在房内见了父亲谓兵贵神速,殷丞相带着兵马星夜兼程,不知不觉就到了江州,并在北岸下寨扎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