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中)第3/4段
顾昀轻声道:“这两天……东瀛肯定有使者暗中找我们接洽,重泽毕竟是文官,得靠你……”
沈易心酸坏了:“行了,别说了,我知道。”
顾昀被他打断话音,也不生气,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自己笑了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一会,他对沈易道:“固守一家一国,成一世名将,百年后老百姓会给你封神官立祠的,吃香火为生多好。”
沈易嘲讽道:“封你个什么?反正门神已经有了,难不成窗户神?床神?”
“都一样,”顾昀低笑道,“反正他们不管拜……拜哪个庙,求的都差不多……呃,升官发财,如意姻缘……还有娃。”
沈易一听,好,这不就是骗子、媒婆和送子观音吗?
他心里顿时更加悲愤了,一点也不想跟这种人为伍。
顾昀气如游丝道:“沈大仙,把床头盒里的笛子给我。”
沈易叹了口气,将他珍藏在帅帐枕边的一个小盒子取了出来,里面有一把光华内敛的白玉笛,一叠厚厚的、不知是什么的海纹纸,还有几柄刻着不同人名的割风刃。
这小小一个盒子里,好像装了顾昀所有的情和义。
“我不会死的。”顾昀指尖抓着冰凉的玉笛,心里坚定地想道,“他们没把我当场炸死,我就不会死,长庚的乌尔骨还没有解,京里还有那么多人想找他的麻烦,我岂能……”
岂能什么?他没来得及想,便再一次陷入了筋疲力尽的昏迷。
千里之外,夜半三更,方府。
方钦面沉似水地坐在屋里,沉默良久,缓缓地抬起头,问道:“当真?你亲耳听见?”
跪在他面前的小厮难以抑制地发着抖,飞快地点点头。
这一辈的方家当家人忽然笑起来,片刻后,他一只手捂住了脸,双肩耸动,不知是哭是笑。方钦曾设计吕常走上过这条路,曾想过雁王野心勃勃,或许有一天会走上这条路,万万没料到,先一步上路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爹。
每个文人年幼时第一次读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句时,都曾动过心头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无双国士,能力扛江山万万年。然而这一点心头血,总会叫功名利禄磨去一点,光阴蹉跎磨去一点,世道叵测再磨去一点,磨来磨去,一辈子就落入了“窠臼”中……
古往今来,高才能人何其多,而真国士有几人?
当天夜里,方钦在自己的书房里枯坐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吩咐家中心腹,暗中将自己的妻儿送走了。
四更天第一声鸡鸣响起的时候,方钦以为自己会冲出去,把雁王拖起来,将这一场即将来临的预谋叛乱一五一十地告知。
可惜这个过程在他脑子里想象了成百上千次,终于没有成行。
忠孝难两全,他心知自己注定做不成国士,只好从一而终。
五天后,一个暧昧不明的小道消息飞入京城,传入大小野心家们的耳朵里——改成前往犒军的外事团抵达江北大营后没几天,江北大营突然不明原因地全面封闭起来。
方家接到的消息则更加详细一些,方大学士接到了自己学生的一张字条,上面只简单地写了俩字“事成”。
至此,方大学士长长地出了口气,显然自己都没料到会这么顺利,虎视眈眈的西洋人到底帮了他这样一个大忙,他心里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兴奋,因为“半壁江山”已成,雄图霸业眼看可图了。
与此同时,李丰寿辰大办的事宜果然有礼部提出,方钦带头附和,连雁王党都没在这种场合下出来找不痛快,统一一致地赞同了大办。
元和先帝每年都要来一次,隆安年间才逐渐收敛节俭起来,因此流程都是现成的,礼部为了确保马屁不拍到马腿上,早就开始暗中筹备,皇上一批准,立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及至当天,西北使者纷纷上礼,九门上烟火漫天,金吾不禁,钟鼓齐鸣,热闹得不行。
皇上要出宫祭天,跟列祖列宗交代自己这一年没有平白长一岁,也是有些功绩的,这回他长了记性,身边紧随着十三禁卫,不靠谱的文武百官一个都没带,只领着个太子,坛下雁王领军机处率百官随行。
祭天地、拜祖宗,一堆事井井有条,再没出现什么幺蛾子,李丰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将上一次留下的阴影盖过去了,下令回宫光华内敛的白玉笛,一叠厚厚的、不知是什么的海纹纸,还有几柄刻着不同人名的割风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