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草蛇灰线,志在门生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穿林而过的泠泠溪水旁,陆策盘膝而坐,清瘦却挺拔的身影就这样在清晨的浓雾中若隐若现。

  陆策面前的溪水流速相比其他地方显然要慢得多,周围的天地元气也像被浓雾勾连了一样,一丝一丝淡淡地渗入了陆策的四肢百骸。

  透骨的清凉席卷陆策周身,顺着血液经络在体内极其缓慢地却无比清晰地涌动,汇入丹田,陆策只觉得灵台清明,对全身的感觉和掌控似乎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各处的血肉也变得凝实了不少。

  更为玄妙的是,自己仿佛和这遮天蔽日的浓雾融为一体,在潮湿灵动的水汽之中逍遥来去,甚至产生了和这片浓雾,物我混同,不分彼此的感觉。一言以蔽之曰“自在”。

  不知过了多久,逐渐消散的晨雾终究转为稀薄,陆策收敛真气,这才发觉周身的衣物都在浓雾中被濡湿了,自己之前却没有觉得阴冷,实在是玄奇之极。这几天得了崔云楼传授的《四御玄穹气》,才明白在修行路上有一个好的引路人有多么重要。

  据崔云楼所说,南北两朝道门不分门户,前三阶的功法实质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从天地元气之中汲取自身所需,滋养魂魄肉身,一直到筑庐三境的大成,都是为了不断地壮大体魄,以期能够容纳更为庞杂、更为雄浑的不同质地的天地元气,在体内打通经脉,开辟洞府,自此才能运用真正的妙法奇术,挥斥真气化形,如臂使指地化用自如。

  而各派典籍只有功法和典籍注解和修炼禁忌,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是不会在正法典籍中说到的,因为道门自古就有师徒传承,少有人是只凭典籍自修而成,大多人只靠典籍来隔代传承修炼的山泽野修,也成不了多大气候。而正是这样的细枝末节,其实隐含了诸多修行的常识和捷径。

  就好比崔云楼之所以在离开济川镇不久就弃了马车,带着陆策徒步跋涉,沿途一直选择荒郊野外,山林河泽众多的地方行进。其实就是要借助自然之力,助长陆策的修行速度。破晓晨曦是一天中的第一道日光,唤醒了林木花草,飞鸟走兽。吐纳日光,感受万物被唤醒的奇妙瞬间,有助于加深对天地自然的感应,对天地灵气的感应越发强烈,勾连灵气补益自身的速度也就有越大幅度的提升。

  再者就是晨露乃是草木精华外溢和溪流蒸腾的水汽交织成的瑰宝,许多药材都以沾带晨露为贵。晨露化成的水汽融入汇合了山林浓雾,是极为纯净的纯水精气,这是最为原始,最为容易取得的五行之精。

  对于筑庐三境之下修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和天地灵气之间的感应和牵连。除了有大机缘的福泽深厚之辈,有运气能服食到年份久远的黄精、首乌、灵芝化形而成的芝人芝马,自然是难能可贵。

  寻常人巧用环境和次一等的灵物,便是采集和吸取富含五行之精的灵气,也能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功效妙用,对修行有百利而无一害。五行之精对应的不过就是金、木、水、火、土,已经属于较为易得,门槛不高的修行捷径了。

  之所以修道人在筑庐三境对五行之精如此重视,也正是因为五行之精大多都是没有什么门槛,非常易得的东西,恰好又是体魄和元神都相对来说较为羸弱的前三阶修士能够承受容纳的灵气种类之一,倒不是因为五行之精本来有多了不起。

  大多所谓的五行之精,并说不上多么玄妙,如同陆策所取用的山林晨雾和溪流不过是水之精气的一类,小到池塘湖泊,大到汪洋大海,都在此列。就不再赘述了。

  浓雾逐渐散去,晨光才得以穿透轻纱般的水雾和乔木枝叶的缝隙,照清了溪边的两人。不远处的木丛,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咔嚓”声,像是有人在踩着枯枝落叶摸索着前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