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石镇疑云第1/2段
如同往常一样,在鸡鸣之前,巧云就已经被隔壁豆浆铺子磨盘运作的嘈杂声响惊醒了。
熬好稀粥放在锅里,踏着黎明的朦胧微光,她就朝着黄石镇外的山林出发。这点可怜的粥水是巧云绝对不能沾上半点的,卧病在床的大姐巧荷和上月刚满八岁的小弟已经不够分了。
巧云不一样,她运气好就能在林子里直接摘到最新鲜的当季野果,要是运道差些,也能顺几个农家栽种的瓜果鲜蔬充饥。毕竟一家三口,只靠自己采药维持生计,对十五岁的巧云来说,一切还是太难了。
吐掉口中含着的野桃子残余的果核,巧云在清澈溪流中畅快地洗了一把脸。这株野桃树是她前日才新近发现的,还有二十来个成熟程度不同的果子,不仅能解决她半月的早饭口粮,还能带回去给姐姐巧荷和弟弟尝一尝,说不定巧荷姐的心悸病也能有点起色。
巧云在沿着溪水前进,溪边的山崖一如往常,只是多了两个不速之客。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自己的弟弟大不了几岁,青衫佩玉,闭目在溪水旁打坐,倒像是黄石镇上几个大户家的公子哥那样的打扮。
另外一个身着一袭灰袍,四十上下的年纪,也是闭着眼睛,坐在溪水沿上,卷起了灰袍下摆,两只光脚在溪水中随着水波晃动。模样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沿着溪水,就只有这一条路走。巧云和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两个少年和中年人似是无所察觉。口中还念念有词。
灰袍中年人道:“贤侄此言差矣,我急于找寻下一处落脚的城镇,那是为了采集药草,为贤侄你修行补益,要知道筑庐三境分别是筑庐、蕴体、灵启。可无论是这三阶中的哪一阶都是需要灵丹妙药、奇花异草来增补灵气,固本培元,加快修行的。“
中年人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义正言辞的神色更浓了,“这里是山野杂居之所,那些愚昧不长见识的采药人认不出天材地宝,万一错认糟蹋了灵物,岂不可惜?我这才提出要带贤侄你去药铺市集见识一番,进城打酒不过是顺手而为,难道我崔某人真是那种嗜酒如命之徒吗?”
青衫少年郎闻言,朗声笑道:“崔叔叔所言极是,您老高风亮节,全是为了侄儿着想。既然是滴酒不沾真君子,又怎么会是被酒虫沟动的俗人呢?恰好这位朋友路过,就请她代为引路吧。”
溪旁两人正是陆策和崔云楼,两人一路都是游历山林,还没有在城镇中落脚过。崔云楼的酒葫芦早已经空了,这才提出要找个城镇修整一下,顺便想起要采集草药为陆策筑庐境的修行铺垫。也就有了前面的对话。
而陆策这些天依山傍水,晨练晚修,在崔云楼的指导下,五感提升的程度远大于那几天自己修行清虚观道法的进展。早就感应到了巧云在附近。
两人依旧是闭目聆听潺潺溪水,对筑庐境的修行而言,感应造化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日课之一,熟悉自然运转,也就能更好地与天地灵气建立沟通。
巧云此时已经走到了二人近前,发觉那少年郎右眼下三寸处有一点米粒大小的红痣,只听崔云楼闭着眼睛说道:
“小姑娘不要害怕,在下姓崔名云楼,是泸洲人士,这是我的侄子小陆,我们两个是路过此地,前往长洲投奔亲友的过路人。只是这山麓崎岖,遍布荆棘,迷失了方向,想要找个地方落脚只能麻烦姑娘你了,不知道姑娘可否应允?噢,忘了说,只要姑娘能带我们到镇子上,自然会有十两白银作为答谢。”
阿妈说过,盲人的听力都会比一般人好,巧云如此想到,因为她没有其他办法解释这两个睁不开眼睛的人是怎么发现自己的。
正常人谁会故意闭着眼睛说话呢?
除了正在紧闭双眼尝试体悟自然聆听万籁的陆策,和为他做示范,言传身教的崔云楼。
对于巧云来说,虽然山路崎岖,要带着两个盲人翻山越岭并不容易,可是他们给的实在太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日课之一,熟悉自然运转,也就能更好地与天地灵气建立沟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